安徽網庫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民生話題,社會對食品安全工作充滿期待。為此安徽省人民政府自2016年開始,用3年時間,在全省現有的876家鄉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和1321家社區、鄉鎮(街)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含農貿市場)進行項目建設,建設鄉鎮和社區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依靠食品快檢技術進行科學檢測,實現對食品中的部分有毒有害物質進行現場定性或部分定量檢測,提高發現食品安全風險的能力,構建食品安全初級“過濾網”。
2016年以來,六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作為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牽頭單位,已在全市47個監管所,44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社區農貿市場建設食品快檢室和食品快檢室。建成的食品檢驗室具備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36個項目檢測能力。為深入宣傳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的成效,在市食藥監局組織和號召下,霍山、葉集、霍邱、金寨等地已建成監管所食品檢驗室和農貿市場快檢室紛紛將設備搬上的街頭市口、廣場超市,來到群眾身邊,開展“你點我檢、你送我檢”活動。
6月19日,該市霍山縣衡山所食品檢驗室工作人員早早來到霍山縣品尚多超市門口。一行數人麻利地從車上搬下提前打包好的設備器材,熟練地將食品檢測儀、恒溫水浴鍋、超聲清洗器擺到宣傳桌上,逐一清點并整齊擺放試劑、移液器、燒杯、濾紙、比色皿、電子秤等檢測工具,合力拉好宣傳橫幅,搭好宣傳展架,鋪好你點我檢登記簿和宣傳彩頁,穿好制服或白大褂,熱情地招呼起來來往往的購物群眾。
“你好,我們是食品藥品監管局的,今天在做民生工程食品快速檢測,你購買的蔬菜水果、雞魚肉蛋、小孩吃的糕點零食,都可以免費進行檢測。”隨著一段熱情明快的開場白,霍山縣衡山食藥監管所新一輪“你點我檢 你送我檢”開放日活動正式開始了。
“你們這是在做什么啊,可是做體檢的?”看到工作人員身上的白大褂,遠遠的就有群眾過來詢問。
“我們是給食品做‘體檢’,讓人們吃的更健康,也等于是在給人做體檢了”,衡山所負責人徐兵所長認真地向圍觀的群眾宣講起食品快檢政策常識,“黨和政府高度關注食品安全,推動食品快檢民生工程防控食品風險,食品安全既是監管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也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因此,衡山所開展‘你點我檢 你送我檢’開放日活動,與群眾面對面,如果你們在商超、農貿市場購買食品后覺得不放心,可以交給我們現場檢測。”
看到周圍的群眾越來越多,一旁的衡山所工作人員余洋趕緊將印好的宣傳彩頁分發出去。“檢測食品,這是件好事,政府早就應該做了”有群眾邊看彩頁說道。
“食品檢測工作我們2016年起就在做了,城區的各大商超、食品店我們都采樣了,各鄉鎮也有我們的同事每天在例行抽檢、防控風險。只要是吃的,都能檢測,檢測內容主要有農藥殘留、添加劑超標以及獸藥殘留。只不過以前主要和商超、農貿市場打交道,宣傳的還不夠,現在開始我們邀請群眾參與,擴大知曉度和影響力”衡山所工作人員自豪地說。
“那到哪能檢測呢?”繼續有人問。
“我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中興農貿市場、新天地農貿等市場都設置了快檢室,你們平常在市場買過菜可以直接送去檢測,也可以送到我們所進行檢測,具體地址都寫在這上面”余洋指著宣傳展架的一處文字。
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往來的群眾開始動心起來,“你看看我今天買的韭菜和綠豆糕”、“我這有山藥和芹菜”……
“你好,請來這邊登個記”,檢驗室負責人汪建華招呼起送檢群眾,“你這黃瓜跟青椒在哪買的?好多錢?你怎么稱呼?住哪個小區?可能留個聯系方式……”隨后將信息一一記錄在登記簿上,若是看到預包裝食品,還一并記錄下商標、廠家、廠址備查。登記完畢,他將樣品放入樣品袋,標上記號,交給一旁做試驗的小李:“這份黃瓜、青椒跟之前的玉米一起檢測下氨基甲酸酯,這個烤饃等會可以跟餅干一起檢測硫酸鋁鉀……。”
檢驗員小李取出一只樣品杯,放到電子秤上清零,接過樣品袋,用剪刀將蔬菜細細絞碎,一點一點的放入杯中,直到秤上數字顯示為2克,滴入數毫升的緩沖液混勻,放到一旁。3分鐘后,她往一只比色皿中依次滴入過濾后的樣品清液、膽堿脂酶和顯色劑,置入恒溫35度的水浴鍋中加溫。又過了10分鐘,她取出比色皿加上最后一份試劑,放進食品快速檢測儀進行比對。
隨著倒計時結束,儀器顯示出一行:“氨基甲酸酯<5.0%”。“汪室長,這份山藥農殘檢測合格,你登記下”,小李報告了檢測結果,開始處理起餅干樣品,隨后放入燒杯在超聲清洗機中震蕩,為后續的添加劑檢測做準備。
“怎么前天吃涼拌黃瓜有苦味,是不是農藥打多了?”一旁的陳大媽問,專業學食品的檢驗員小詹解釋道:“黃瓜有苦的,有的是遺傳,有的生長環境溫度過高,濕度大,葫蘆素增加,就會有苦味,但無害。” “哦,原來是這樣,漲知識了!”陳大媽笑著說。
——“你愿意等嗎,農殘檢測大概10分鐘到20分鐘,愿意等這里有凳子,請坐下稍候一會”,清閑的陳大爺陳大媽在提前備好的凳子上坐了下來開始聊天。
——“剛才2份蔬菜的檢驗都是合格的,但你這份添加劑檢測估計還要等半小時,你要是有急事可以先走,稍后我們將結果發短信給你”,送檢了3種食品樣本的李公華女士答應下后就走了。
——“獸藥殘留檢測流程復雜,具體設備不便帶來,需要專門在實驗室檢測,回頭我們給你反饋”,忙碌的青年人劉燦夫婦留下豬肉樣品,匆匆而去。
1組數據出來了,“你買的綠豆糕硼砂含量正常”;3組數據出來了,“這個黃瓜、青椒、茄子農殘指標合格,你們可以放心食用”,送檢的群眾聽到現場答復,說著“你們這個食品快檢做的確實很好!”滿意地回家了。
5組數據出來了,“湯玉芝、周群、金從俊、李琴這幾位之前光留下樣品就回去了,發個短信”,汪室長說。于是一條條寫著:“你好,你送檢的莧菜樣品農殘指標經檢測符合標準,可以食用,歡迎今后繼續關注民生工程食品快檢”等內容的消息發送到送檢群眾手中,一會兒,收回一條條簡短的“謝謝”、“好的”…。“食品快檢 關注民生”,淡淡的魚水之情就在這無形的電波和樸實的文字中傳遞蕩漾。
活動中,衡山所徐所長電話響個不停,一會是投訴轉辦,一會是上級通知,活動一結束,食藥監管人立即趕赴下一處……。
食品種類繁多、市場主體數量龐大,抽檢不可能也沒有能力窮盡覆蓋。群眾關注與懷疑什么食品、懷疑什么地方的食品,由群眾來“點檢”,有針對地查測顯然更有效率。抽查的決定權交給群眾更有利于獲得群眾的信任,增強食品安全的信任感。通過結果公示之后,也可以倒逼商家更好地履行經營食品者的安全保障責任。據檢驗員小李匯報,自從食品快檢常態化后,各商家嚴把進貨關,從近段時間來城區各超市、食品經營戶抽采的蔬菜農殘來看,都在檢出率以下,合格率很高。
由于民生工程檢驗室建在監管所和市場的里面,建成后的一段時間來,只是默默在室內地做實驗,“藏在深閨無人識”,群眾對就在附近的食品檢測室還不知道。這次通過“你送我檢”活動就是把快速檢測搬上街頭,來到群眾身邊,面對面的提供食品檢測服務,讓人民群眾“零距離”感受食品快速檢測,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講解感知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高了廣大群眾對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的群眾知曉度,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在霍山縣迎駕廠開餐館的采購人員李己伍接受采訪說:“通過食品檢測的經常開展,我們買的放心,也是對顧客的消費負責。另外食品快檢抽查對賣菜的來說也是一種監督,以后怕也不敢亂賣了,我們老百姓對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更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