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發布《上半年安徽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特點分析》報告,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18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604元,位居全國第14位,同比增長8.1%。居民收入中,還是工資占大頭,不過財產凈收入主要來源是房產。從收入構成看,四項收入都在增長,其中,工資性收入占比仍為最大,經營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對收入影響逐漸增加,財產凈收入目前所占比例仍最少。
上半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4.5個百分點。城鎮居民經營收入來自于第三產業收入最多,來自于第二產業增長最快。第一產業人均經營凈收入129元,同比增加26元;第二產業人均經營凈收入429元,同比增加52元;第三產業人均經營凈收入2043元,同比增加123元。這主要得益于政府支持面向科技人員、大學生、農民工、藍領、下崗失業人員等不同群體的創業創新基地建設。開辟創業服務“綠色通道”,支持創業創新基地建設。上半年,安徽城鎮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增長最快,達16.0%,占可支配收入比例由2016年同期的6.5%增加到7.0%。城鎮居民財產凈收入主要來源房產,其他如紅利收入和儲蓄性保險凈收益等仍不高。
近年來,安徽城鎮居民轉移凈收入一直平穩增長,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不斷提高,自2016年起,各季度均在15%以上。今年上半年,安徽城鎮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1.2個百分點。其中,養老金或離退休金2387元,外出從業人員寄回帶回收入367元,報銷醫療費214元,贍養收入260元,同比增長24.3%。
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綜合處分析認為,除了各項社會保障標準不斷提高外,隨著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有更多的錢給予父母或子女,增加了贍養收入,推動轉移凈收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