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復函同意安徽省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以來,產生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近期,科學中心在相關科學領域和創新平臺建設又取得了一些列重大進展。11月22日,安徽省發改委舉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成果發布會。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合肥先進光源物理方案設計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1月9日至10日,2017相干光源和科學國際研討會在中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舉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合肥先進光源物理方案采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其設計水平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合肥先進光源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科學大裝置之一,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瞄準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需求,籌建低能區衍射極限儲存環光源,未來合肥先進光源光譜將覆蓋紅外至軟X射線波段,建成亮度最高、全輻射譜段空間相干的世界領先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承擔的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首個超導磁體饋線系統成功研制并順利交付。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簡稱ITER,是由中、歐、日、韓、俄、美、印七方共同參與的世界最大的科技合作項目。ITER將建造、運行一個可持續燃燒的托卡馬克型聚變實驗堆,以驗證聚變反應堆的工程技術可行性。在中國承擔ITER采購包任務中,73%的任務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承擔。
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智醫助理”機器人順利通過臨床類別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11月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會上宣布了首批四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明確依托科大訊飛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11月6日,國家醫學考試中心正式發布了“2017年國家執業醫師考試臨床綜合筆試”合格線,本次科大訊飛和清華-訊飛語音聯合實驗室共同推出的“智醫助理”機器人取得的優異成績,證明“智醫助理”機器人已經有能力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醫學知識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自主學習和運用醫學知識解決醫學相關問題的能力,驗證了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的最高階段認知智能方面也取得了國際領先水平。
科大訊飛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平臺建設的主體單位,人工智能平臺依托語音及語言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類腦智能技術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構建人工智能領域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平臺,突破腦科學與類腦智能、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等關鍵核心技術,通過強化開放合作和產業生態構建,建設國內規模最大、國際技術一流的人工智能平臺,促進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進入國際領先地位,引導相關產業集聚發展。
離子醫學中心研制成功質子醫療用錐形束CT(CBCT)圖像引導定位系統。離子醫學中心研發的國產超導質子醫療系統獲得重要突破,錐形束CT(CBCT)圖像引導定位系統順利研制成功。CBCT是質子醫療系統中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實現腫瘤精確放射治療的基石,其成像質量與定位精度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精準定位腫瘤,降低放療時對腫瘤周邊的正常組織的損傷,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