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一重要部署,為我省進一步發揮創新資源優勢,暢通科研成果轉化通道,壯大創新型產業規模和實力指明了路徑和方向。全省上下正在積極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作出的重要部署,著眼于創新型產業培育成長的全生命周期,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高效運轉,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為全省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構筑強有力的創新支撐。
“推進科技成果研發轉化是科技創新工作的重中之重。 ”省科技廳廳長宛曉春介紹,我省正在積極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著力打造原創成果策源地。今年以來,已經在量子通信、核聚變、新材料等領域取得20多項世界領先的原創性成果,進一步彰顯了合肥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地位和優勢。同時,還著力加強科技成果尋找捕捉對接,構建科技成果開放共享機制,讓企業更加快捷地與最新研發成果實現對接。在擴大創新成果供給的同時,積極推進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和服務載體建設,強化政策激勵,今年預計扶持60個左右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團隊在我省轉化科技成果。今后將圍繞建立科技成果研發轉化、捕捉尋找、路演展示、向往匯聚機制,持續健全科技成果捕捉發現、對接轉化機制和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同時,著力建立健全縣域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努力補齊縣域創新能力不足“短板”。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三研究所,在混合集成電路研發制造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同時明確提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我們將積極貫徹落實這一系列重要戰略部署,努力搶占混合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制高點,大力推進最新研發成果產業化,把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該所所長李浪平說。
“我們堅持走產業、技術與資本相結合的路子,著力搭建科技成果轉化的便捷高效平臺。目前已經引進技術團隊28個,孵化科技企業48家。”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院長李季說,當前正在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要求,通過建設精準醫療關鍵技術、智能傳感+互聯網技術、精細生物農業等產業技術共性平臺,引進更多科研團隊和研發成果,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業投資基金體系,打通科研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培育壯大創新型產業,關鍵要靠人才。”中科大信息技術學院執行院長、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吳楓說,人才最看重的還是發展環境、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因此,要通過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產業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專項,構筑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大平臺,讓各類人才都能在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