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當前全省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但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實體經濟困難較多,一些經濟指標低于預期。
做強實體經濟,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現在距年底只有一個多月時間,各項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必須要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聚焦到實體經濟這個著力點上,全力以赴做強實體經濟,全面完成年度預期目標任務,兌現對全省人民的莊嚴承諾。
全力以赴做強實體經濟,首要的是辯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進一步堅定保持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信心決心。既要冷靜分析經濟指標變化及其支撐因素,也要深刻認清所處的大環境大趨勢。黨的十九大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舉措新政策,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我國經濟形勢總體向好,營造了平穩發展的宏觀環境。近年來,我省推出了一系列大項目大政策大平臺,累積效應加速釋放,先行指標持續向好。因此,全省上下既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又要搶抓戰略機遇、政策機遇,扎實主動作為,解決突出問題,堅定不移把經濟發展的好形勢鞏固保持下去。
全力以赴做強實體經濟,要全面保預期,全面促落實,對照既定安排部署,挖掘增長空間潛力,全力以赴加油沖刺,以堅定的決心、必勝的信心、得力的舉措確保年度預期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為明年工作打下堅實基礎。要強化問題導向,緊盯目標進度,深入分析研判,對癥施策,精準施策,加緊施策,盡快補齊工作進度短板。全面完成“去降補”年度目標任務,持續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盡快出臺政策支持工業機器人、生物醫藥、精準醫療等行業加快發展,全力搶占智慧經濟、“四新經濟”的制高點,確保安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不落伍、能爭先。啟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始終圍繞讓人民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順心這個目標,在創優“四最”營商環境上不斷取得新成效,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更加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 全力以赴做強實體經濟,要壓緊壓實各方工作責任。按照部門職能分工,對照年度重點任務清單,把服務和發展實體經濟的重點舉措逐項明確責任到崗、到人,以責任落實推動工作落實,確保每一項部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要強化督查調度,嚴格落實經濟運行調度、通報和考核“三項機制”,對工作薄弱的地方和環節進行重點調度,對序時進度相對落后的重點工作掛牌督辦,推動盡快達到預期目標,從而倒逼各地各部門進一步凝聚起盯緊目標、加油沖刺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