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連著大民生,關系大文明。11月30日,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委獲悉,農村“三大革命”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2017年度“廁所革命”2萬戶改廁試點已經完成了19000戶,進入收官階段。根據前期摸排,目前合肥市旱廁存量40萬余戶。今年進行2萬戶試點改廁,現已完成19000戶,其余在12月上旬完成。
據了解,合肥市農村“廁所革命”按照“因地制宜”原則,在一般農村地區,推廣使用裝配式三格化糞池廁所,在城鎮污水管道覆蓋到的村莊和農村新型社區推廣使用水沖式廁所,在重點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村莊則全面采用水沖式廁所,建立管網集中收集處置系統,實現達標排放。
此外,把農村改廁與污水處理相結合,鼓勵推廣使用單戶、兩三戶、多戶并聯的一體化處理設備,改廁和污水處理同步進行,一步到位。

巢湖中廟小陳村改造后的新廁
“以前我家是傳統的旱廁,氣味難聞。改廁后既衛生又方便。”陳言平是巢湖中廟小陳村的貧困戶,且他家改廁難度比較大。村里考慮實際情況,便結合危房改造將旱廁進行了改造。
為確保改廁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市城鄉建委強化示范引領,選擇肥東縣古城鎮黃山村壩院等5個自然村為改廁試點村,通過先行先試、試點帶動,初步探索出了符合合肥市改廁工作的“六主六輔”模式,即:改廁方式以改建為主,新建為輔;改廁選址以院內為主,院外為輔;廁屋建設以農戶自建為主,政府補助為輔;便器選擇以政府采購為主,農戶個性選擇為輔;質量監管以專業管控為主,多方參與為輔;日常管護以農戶自管為主,社會管護為輔。
下一步,市城鄉建委將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2018年計劃改造10萬戶,到2020年完成全市存量40萬余戶農村旱廁改造。同時,按照“廁具壞了有人修、糞渣糞液滿了有人清、清過之后有效用”的要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廁所革命”綠色長效,以“廁所革命”助推城鄉文明建設,讓農民有幸福感、獲得感。
此外,2017年度危房改造任務也超額完成。截至11月底,合肥市開工戶數5783戶,完工戶數5783戶,開工率和完工率均為113.4%。目前所有房屋驗收合格,危房改造資金已全部打卡發放。自2009年開展試點以來,全市已累計完成8萬余戶農村危房改造,有效解決了農村困難群眾的住房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