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今年以來,我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和創新創業內生動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按下“互聯網+政務服務”快進鍵,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少跑腿
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是創建優質政務服務環境的重要舉措。 9月19日,我省政務服務“一張網”進入全面啟動、加速推進階段。按照工作規劃要求,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全省標準統一的政務服務門戶,實現“群眾辦事一個入口”;建設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實現“內部監管一個平臺”;建設標準統一的支撐體系,實現“用戶認證一個號碼”;完善基礎設施和保障措施,實現“運行保障一套規范”。
目前,全省已經有11個市政務服務門戶初步建設改造完成,接入省政務服務網絡平臺。通過匯聚全省各級各部門的應用、數據、服務,安徽政務服務網公開發布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為公眾提供場景式在線辦事導航,提供清單公開、網上辦事、網上預約、網上申請、網上查詢、在線支付、咨詢投訴等相關服務,形成個性化服務渠道,加快實現“辦事網上見,服務面對面”。
11月22日,省政府第121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安徽省互聯網政務服務辦法》,強調要大力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嚴格監督考核,加大宣傳推廣,加強安全管理,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環境。
線上,“互聯網+政務服務”按下快進鍵;線下,“一次辦結”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6月以來,省政務服務中心堅持刀刃向內,主動深化改革創新,大力推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專項行動,著力提升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獲得感。 6月20日到9月底,省政務服務中心共辦理“最多跑一次”事項87.3萬件,同期占比91%。到今年底,省政務服務中心基本實現群眾和企業到中心窗口辦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明年上半年,鞏固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融合成果,促進政務服務實體大廳與網上大廳優勢互補,全面實現“最多跑一次”目標。
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建成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我省融合線上線下兩個渠道,不斷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十九大報告指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營造優良營商環境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應有之義。
營商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9月18日,省政府印發《關于創優“四最”營商環境的意見》,提出努力把我省建設成為全國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省份之一,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在最大限度地放權給市場、放權給社會,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干預的同時,我省做好“管”字文章,把該管的工作管好、管到位。如在推行項目審批標準化上,制定全省相對統一的企業投資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審批事項標準化清單、辦事指南及通用格式文本,讓市場主體一目了然、有章可循。企業辦理項目核準或備案,以及城鄉規劃、土地使用、環境保護、能源資源利用、安全生產等相關手續,通過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一口受理、并行辦理,分工負責、并聯審查”,項目核準、備案機關及其他審批監管部門統一通過在線平臺受理項目申請;群眾提交的審批事項,實行“一口受理、網上運轉”。
針對反映比較突出的投資門檻高、辦事效率低、企業安全感低等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舉措,多方位回應市場主體訴求;針對企業反映的檢查過多問題,提出清理并減少稅務、工商、海關、環保等各類檢查,自行組織的對企業的執法檢查,必須制定年度計劃、公開公告,不準重復檢查、多頭檢查、隨意處罰;提出“13550”行動,即本級公共服務項目1個工作日內、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不動產權證5個工作日內、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5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手續……一系列真招實措,堅持問題導向,在“管”上提質增效,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更舒心、更省心、更放心。
明規矩于前,寓嚴管于中,施獎懲于后。我省多次強調,創優“四最”營商環境是一次“放管服”的攻堅戰,涉及很多部門的切身利益,能否最終落實下去,需要加強樞紐調度和量化考核,確保各項改革舉措不受阻、不遲緩。
實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5100多名機關干部走進上萬家企業,集中宣講658場,舉辦要素對接會1136場、達成各類協議7883個、涉及金額437.06億元,收集問題5900多條,逐一分解辦理,幫企業降成本逾16億元……我省近期創新工作機制,通過“四送一服”實現“干部走下去、問題收上來,措施落下去、服務跟上去”,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為有效解決實體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持續優服務、穩增長、促轉型,我省自8月下旬開始面向全省企業實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即組織千名機關干部,深入千家企業,送新發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創新項目、送生產要素,服務實體經濟,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確保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赴蕪湖工作組會同蕪湖市以“三重一創”、技工大省為宣講重點,“解剖麻雀”,不搞泛泛而談;赴亳州工作組會同亳州市針對亳州中醫藥產業特色,邀請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對癥下藥”,精準指導中藥企業發展……省“四送一服”工作組會同各市著重提高宣傳的針對性和精準度,切實把幫扶政策“送下去、講明白”,F場走訪中,各工作組力戒形式主義,實地察看企業運營流程和項目進度,詳細了解產品銷路、生產成本、技術創新、人才用工等情況和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及時梳理分類企業最關注、最緊迫的問題,建立工作臺賬,逐條分析研究,幫助企業更好把握政策機遇。
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結構性減稅759.7億元,減稅額增長34.2%,降低電力直接交易成本近36億元。省委、省政府近期明確,對涉企收費按照不低于20%幅度降低收費標準,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其中,僅落實物流企業在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實行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優惠政策,每年可為企業減輕負擔12億元左右。
“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促進創業創新熱潮涌動,實體經濟活力迸發。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2.2萬戶,同比增長18.7%。前10個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比全國高2.1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66.8億元,同比增長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