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處于轉型期的我省工礦、科技型企業,備受鼓舞。企業紛紛抓住國家發展新能源的機遇,積極探索傳統能源轉型升級的新路徑,通過科技創新、培養新型技能人才等手段,為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淮南礦業集團清潔能源公司執行董事黃仁祝:
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建設
近日,淮南礦業集團清潔能源公司天然氣“金安—葉集—金寨”聯絡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這是該集團繼亳州至太和、蚌埠至合肥、巢湖至江北產業集中區天然氣干線項目通過評審后,又一條天然氣干線項目通過評審。
“項目獲批,實現了企業向清潔能源方向的轉型,為未來承擔省內更多新能源設施建設積累了經驗,并有望建設成為省內天然氣主要供應商和運營商。”淮南礦業集團清潔能源公司執行董事黃仁祝告訴記者。
近年來,淮南礦業集團瞄準油氣行業改革的重大歷史機遇期,將發展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作為企業轉型發展的重點方向,積極推進。
據黃仁祝介紹,淮南礦業堅持天然氣全產業鏈發展運營,緊緊抓住資源獲取、通道建設、市場開發3個重點環節開展工作。上游與氣源央企積極對接,同中石油、中海油分別簽訂合作協議;中游獲批了省內5條近500公里管線;下游積極沿管線覆蓋區域開發市場,參與天然氣市場競爭。
此外,淮南礦業已在顧橋礦、張集礦等11個礦(廠)建立屋頂光伏電站,年發電量可達850萬度。
淮北礦業集團臨渙煤礦保運區維修隊隊長扣紅衛:
創新撬動煤炭轉型發展
扣紅衛是淮北礦業集團臨渙煤礦保運區維修隊隊長,1992年進入臨渙煤礦機電科工作。礦井自動化與信息化、PLC智能控制技術……由于愛鉆研,扣紅衛在這些常人很陌生的領域里游刃有余。除了在書中尋找答案,扣紅衛還向礦上的老工人、廠家派來的技術員請教。勤奮出碩果。他先后獲得“淮北礦業首席技能專家”“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安徽省勞動模范”等榮譽。 2012年,扣紅衛技能大師培訓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既有理論培訓,又有實際操作。
十九大吹響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勁號角,扣紅衛對“創新”二字情有獨鐘。他先后開展了10多項技術攻關項目。 2015年,他參與實施臨渙煤礦現主井提升系統改造項目,實現了煤炭裝載流程的全程自動化,減少了一次循環提升時間。去年,他主導完成主井提升系統信號改造,實現自主打點開車。令扣紅衛自豪的是,其所在的淮北礦業,連續兩次榮獲全國煤炭工業科技創新先進企業稱號。
“人才強企、科技興企,這為我們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應對挑戰指明了方向。 ”面對記者的采訪,新近榮獲淮北礦業集團“工匠大師”的扣紅衛說。
安徽運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顯宏:
抓住機遇發展新能源
11月28日,銅陵市經開區中科大創業園內,安徽運澤新能源科技公司裝配車間整潔敞亮,裝配生產線上整齊排列著數十臺電動汽車充電樁,員工們正在聚精會神地仔細操作。“從電線電纜企業轉行新能源汽車設備行業,就是想抓住資源型經濟轉型機遇,發展新興產業,積極參與銅陵市產業轉型。”運澤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葉顯宏告訴記者,創辦這家新能源企業之前,他是一家規模電纜企業的副總經理。根據國家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政策導向,他毅然創辦了新能源企業。
葉顯宏說,雖然新公司剛剛邁出一小步,但他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不久前,銅陵經開區內的安徽泰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第一輛純電動汽車正式下線。奇點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園生產基地去年9月正式落戶銅陵經開區,項目總投資80億元,達產后年產能達20萬輛,新能源汽車設備行業大有可為。
馬鋼南山礦“首席技能大師”卜維平:
為員工搭建技能交流平臺
“如何提高污水再利用率,如何降塵降噪、進一步減少采礦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近日,馬鋼“卜維平技能大師工作室”全體人員,在卜維平的帶領下,正對馬鋼南山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中遇到的一系列難題進行攻關。
今年54歲的卜維平已經在馬鋼南山礦工作30余年,他從普通的鏟車工到首席技能大師,親眼見證了礦區從“粗放型”到“集約型”,從“低效開采”到“循環利用”的變化歷程。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卜維平對此深有感觸。“轉型發展,人才很重要。舊的管理方法和技能經驗已不適應新的形勢,工作室要創新生產管理方法,培養新型技能人員。 ”卜維平告訴記者,工作室將大力發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為員工搭建技能交流平臺,聚焦轉型發展中的疑難雜癥,每季度列出創新創效課題,進行攻關。目前,卜維平技能大師工作室已有技能人員108位。 11月29日,該工作室正式升級為國家級技能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