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安徽法院依法審理企業破產案件、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情況,并發布破產審判十大典型案例。
據介紹,從2013年1月至今年10月,安徽法院共受理破產案件736件,結案375件。本次發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既有破產重整、和解案件,也有破產清算案件,還有關聯企業合并破產、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轉化、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等案件。其中淮礦現代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及其子公司合并重整案、滁州“霞客系”企業破產重整案等,社會影響巨大,安徽法院創新資產處置方式,慎重行使強制批準權,發揮政府與法院聯動協調機制的作用,運用市場化方式推動企業重整,探索線上線下模式拓展司法公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在破產審判工作中,安徽法院積極探索破產企業分類識別機制,以對企業及其破產原因進行精準識別為基礎和前提,綜合利用破產清算、重整、和解等多種法律程序,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加減法,用破產審判銜接社會經濟的破與立,確保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落實;高度重視與政府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推動建立政府與法院聯動的破產工作協調機制,有效發揮政府在安置職工、維護穩定、引入戰略投資人、政策幫扶等方面的優勢,最大限度地降低社會穩定風險,實現對困境企業的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