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用地手續還在批,安置戶們遲遲拿不到新宅基地
蒙城縣籬笆鎮唐路大街是當地一條商業街區。2016年8月,其中9戶商鋪成了拆遷戶臨時安置用房。當地社區給了5個月租金后,再未支付錢款。如今,業主們收不回商鋪,也拿不到租金,而住在里面的安置戶們遲遲等不來新的安置點,雙方都很著急。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業主反映:商鋪被安置戶“占”了
潘成龍是蒙城縣籬笆鎮居民。2016年8月,他在當地唐路大街商業街購買了一處商鋪。買房時他被告知,這處房子暫時被鎮政府租賃到年底,給附近拆遷的安置戶住。想著時間不長,潘成龍便應允了?2017年一年過去了,住在商鋪里的安置戶們絲毫沒有搬遷意思。“商鋪是我的,可別人一直白住著,租金也拿不到。”潘成龍對此很苦惱。
據記者了解,與潘成龍情況一樣的,還有八戶商鋪。這些商鋪有的已經賣出,有的還在售樓中心手中。但它們均成了安置戶們臨時住所。
售樓中心:政府牽頭租賃商鋪
面對記者采訪,唐路大街商業街負責銷售的王經理訴說著他們的尷尬。據其介紹,2016年唐路大街建成后,街內九戶商鋪由當地鎮政府出面協調租賃,用于當地一處改建公園區域內的拆遷安置戶臨時住所。
唐路大街售樓中心為了配合政府工作,遂同意將9戶商鋪租給政府暫用。雙方約定,自2016年8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由籬笆社區租用。半年內解決安置問題,并將房屋歸還售樓中心?煞孔庾赓U合同到期后,籬笆社區既沒有續簽租房協議,也沒有再繳納房租。
王經理稱,他們只是銷售方,無權要求住在里面的安置戶搬離,也無法向購房業主交房。王經理說,一年多來,他們多次向社區和鎮政府詢問解決辦法,每次都是一個結果:盡快解決,卻始終未解決。“如果不是這件事耽擱,剩下的商鋪應該賣得差不多了。”
安置戶說:不愿意住在商鋪里
駱女士是住在商鋪里的安置戶之一,今年已經51歲。記者走進她住的商鋪里,看到房屋為上下兩層,二樓可住人,一樓是門面房。不過,商鋪并未裝修,仍屬毛坯房,一樓大門還是商用的卷閘門。進門左邊靠墻處,擺放幾件簡單的家具,中間位置堆滿用口袋裝好的糧食。右邊靠墻處是兩張大床,再往里擺放有廚具和桌子。家具、糧食、床鋪以及廚房桌子之間沒有任何隔擋。
據駱女士介紹,2016年6月,因鎮政府要修建公園,占用了他們的宅基地。起初他們并不愿搬走,有關部門承諾給予賠償并合理安置,他們才同意搬出。拆遷時,有關部門還向他們承諾,少則幾個月,多則半年,一定會給他們安排好住處。“我們也不想住在這樣的商鋪里,畢竟這是人家做生意的地方。”駱女士說。
部門回應:爭取六月之前解決
蒙城縣籬笆鎮黨委書記孫智慧告訴記者,2016年,籬笆鎮按照省、市、縣文件精神,實施了集鎮建成區整治。根據建設規劃,新建皇子湖公園一座。為了妥善安置拆遷群眾,由籬笆社區與唐路大街開發商簽訂租房合同,用于群眾臨時安置。由于新規劃的居住用地手續正在審批,新宅基地暫時未能分配到戶,拆遷群眾不愿搬出現居住房屋。
采訪中,籬笆社區主任李德剛也表示,目前,籬笆社區和唐路大街售樓中心將續簽租賃合同,補交拖欠的房租。同時,對鎮小學幼兒園一塊居住區進行整修,讓這批安置群眾盡快搬出商業街,入住居民區,待新建居住用地審批后,再最終搬入。李德剛稱,如果進展順利,爭取在今年6月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