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道 在同事眼中,他是好戰友,在老百姓眼中,他是好警察,但在家人眼中,他卻不是一個孝順的兒子、稱職的丈夫和合格的爸爸……41歲的余繼志,是岳西縣來榜派出所所長,該所位于大山深處,位置偏僻,然而在余繼志的帶領下,派出所扎根山村,首創“背包警務”,將服務鄉親落實得更具體。余繼志的付出得到了鄉親們的一片贊揚。
背包警務做居民服務員、速遞員
來榜派出所管轄四個鄉鎮和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常住人口4.9萬人。地處大別山腹地,境內山高路陡,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地無三尺平,山路入青云”是轄區的真實寫照。最遠村民組離派出所四五十公里,過去,出一趟警,來回有時需要一整天,群眾到所里辦戶口、調解糾紛也十分不方便。
偏遠農村,居民平時出行難、辦事難,余繼志一直琢磨如何最大程度地方便居民。通過深入轄區,挨家挨戶了解情況,并結合當地實際,創新開展了“背包警務”的工作機制。“背包警務”是將證件辦理、執法辦案、法律宣傳、安全防范、信息采集等警務工作裝進警務背包,民警平時進村入戶辦理,背包背到哪,警務就能跟到哪,此舉極大地緩解了居民辦事難。
居民得到了方便,“背包警務”受到了人們的一致歡迎,人人都稱民警為“背包警察”。“背包警務”還采取了“特殊情況上門辦、電話聯系預約辦、進村入戶順路辦、搭建平臺網上辦”的工作方法,現在儼然成了當地居民的服務員和速遞員。
來榜派出所創新開展的“背包警務”工作機制,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群眾路線教育巡回督導組的高度肯定,中央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刊發了“背包警務”專題簡報。此外,這項工作機制還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30余家主流媒體爭相報道,引起良好的社會反響。 2015年10月,時任省委書記王學軍到岳西縣調研時要求全省各地學習岳西經驗,推廣“背包警務”。
心系群眾踏實做事他是個實在人
談到所長余繼志,熟悉的人都稱他是個實在人,做事踏實。
轄區老上訪戶,因長期上訪家中一貧如洗。他明知老漢對派出所有抵觸情緒,仍堅持登門拜訪進行幫扶。在連續幾次吃了“閉門羹”后,他通過不斷地拉家常、套近乎,這位老上訪戶慢慢放下了心結,也開始和周邊群眾一起干起了天麻培植,并獲得了收益,日子慢慢有了起色。如今,逢年過節,余繼志都會準時收到老漢發來的祝福信息。
當地的青天鄉老鴨村,山高嶺大,交通閉塞,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村民周歡喜的丈夫常年生病,小叔子因車禍高位截肢,加上一對子女,一家五口人,擠在兩間破舊的平房里。2017年2月份,其丈夫因病突然離開人世,家庭唯一的支柱瞬間倒塌,經歷變故的家庭再度風雨飄搖。余繼志獲悉后,立即在全所發起愛心行動,很快便籌集了1000多元。周歡喜有一對非婚生子女一直沒有戶口,余繼志積極聯系金盾司法鑒定中心,吁請刪減手續、降低門檻、減免費用,并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鑒定手續,在岳西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戶政部門支持下,根據戶口相關規定為周歡喜一對子女落實了戶口登記。
余繼志還先后上門為老弱病殘群眾辦證,經常自掏腰包為困難群眾支付辦證費用。經營小賣部的小兒麻痹癥患者行走不便,余繼志專門買了一副拐杖送給他,平時還經常給予他們各種幫助。村民因患病無錢醫治,他主動與民政部門聯系為其爭取大病救助資金,還親自送去慰問金。
甘于奉獻為了大家他顧不上小家
作為來榜派出所所長,余繼志做事常常以身作則,是同事們的“好戰友”,但在生活中,他卻做不好孝順的兒子、稱職的丈夫和合格的爸爸。
由于一心撲在工作上,余繼志很少能顧及家庭。 2013年,妻子生產時,因為任務繁重,余繼志只好把妻子送回老家托人照料,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 2016年7月,岳西縣發生特大洪澇災害,余繼志家中被淹,兒子感冒高燒不退,但他卻顧不上安頓家人,連續15天堅守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如今,妻子兒女在縣城,年邁的父母遠在農村老家,他兩頭牽掛,卻很難有時間照料。余繼志對家庭充滿了愧疚,但是,對他來說,選擇了警察這個職業,就意味著擔當和奉獻,“小家固然重要,但大家更重要!”
因工作中規范執法、履職盡責,余繼志先后被表彰為“全縣安全生產先進個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等,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嘉獎8次。在他的帶領下,來榜所先后被評為“一級公安派出所”“全省公安機關‘十佳所隊’”等,且3次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