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道 幫你維權,我們是認真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本報與安徽省消保委、合肥市消保委聯動,“消費110”欄目再度起航,向社會征集新聞線索。這兩天,一通通投訴維權電話打進來,維權記者已開始逐一關注,其中有不少是關于酷騎單車押金難退的投訴。記者從中消協、安徽省消保委獲悉,中消協已就此事向警方報案。
去年9月,酷騎單車押金難退一事開始發酵,許多消費者發現之前能順利退回賬戶的298元押金被凍結,隨后是押金被清零。消費者李女士告訴安徽商報記者,從去年9月開始,她每星期都會打幾次電話咨詢退費問題,但至今她和家人共596元押金仍無著落。而在昨日,又有多位消費者向本報反映酷騎押金難退一事。
酷騎共享單車的押金到底還能不能退了?記者了解到,酷騎單車在全國引起中消協的多次積極介入。自去年11月23日以來,中消協不斷收到酷騎單車消費者來信,至當年12月21日已收到2064封,要求退還押金、預付費,控告酷騎公司涉嫌集資詐騙等。
辦公地點已人去樓空,根據其在辦公場所張貼的《酷騎單車后續使用及退押金事宜的通知》,中消協委托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對酷騎宣稱的位于四川的退押金場所進行調查,發現該房屋系私人產業,酷騎單車并未與房主達成租賃協議,現場也無法找到公司相關人員。由于酷騎公司所發通知不實,誤導大量消費者不斷前往討要押金。
去年12月12日,中消協向酷騎公司發出公開信,要求酷騎公司相關責任人主動與中消協或有關部門聯系并說明情況,主動配合有關部門調查取證,依法承擔企業及個人應負法律責任,主動回應消費者關切和公眾質疑,并向消費者公開道歉。但酷騎公司及其主要負責人至今仍不露面、不聯系、不回應。為避免消費者遭受更大損失,中消協已于去年12月份向公安機關舉報,申請立案偵查。
安徽省消保委相關部門表示,他們會密切關注酷騎單車一事的進展,隨時幫助消費者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