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道 還沒到正月十五元宵節,農村里過年氣氛仍熱烈。日前,肥東縣梁園鎮劉巷村廟東組劉永付家的小院子里,家里的“親戚”——梁園鎮黨委委員張業忠來拜年了,一起謀劃今年的春耕和新的生產計劃。去年,通過結對幫扶,他們家脫貧致富。
2014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劉永付的愛子不幸致殘,本來殷實的家庭瀕臨貧困邊緣。自那時起,梁園鎮分管扶貧攻堅工作的張業忠就經常到他家來,依據政策幫他家申請建設光伏電站,春播秋種時節總是及時送來化肥等農資,同時鼓勵他們將多余的土地流轉入股,調整農業結構走特色種養之路,讓這個貧困戶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如今,靠著國家的扶貧好政策,家里的光伏電站、土地入股分紅、特色種養業、家庭務工等加起來,全家年收入達5萬多元,人均18632元,家里不僅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感覺生活也有奔頭了。
說起未來的打算,劉永付的妻子說:“現在生活好了,兒子也在縣城一家電梯公司工作,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我們老兩口最大的心愿就是明年娶上兒媳婦。”
拜了年,嘮了好一會,張業忠便與劉永付老兩口作別,來到了塅南組的張中成家里。此時,梁園鎮的志愿者也到了這里,幫助行動不便的張中成打掃衛生,做志愿服務。今年春節,張中成在修葺一新的房子里過了個喜慶年。
一見到張業忠,張中成和年邁的母親就拉著他嘮起嗑來:“因殘致貧以來,多虧了你扶貧結對幫扶,讓我重新樹立生活的信心。”張中成說,他不僅土地入股當了股東,享受政府的低保補助,還連續兩年獲得肥東縣殘聯“扶貧助殘百頭小牛進農戶”項目的幫扶,領取了免費發放的兩頭小牛,去年家庭人均收入12220多元。今年小牛出欄,收入會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