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 近年來,桃嶺鄉黨委政府加大投入,大力實施文化民生工程,讓全鄉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高鄉村居民的幸福指數,受到了全鄉群眾的普遍贊譽。
一是注重規劃設計。2016年以來,根據各村中心村莊規劃設計,先后投入資金1200萬元,在全鄉8個村全部建起了規范化、標準化的農民文化樂園,鄉本級建起了標準化的文化服務中心,設立了電子屏幕大舞臺,每村建有農民大舞臺,硬件設施全部建設到位,每個村的文化體育設施已經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是注重人才培養。鄉加強對文化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對群眾中愛好文化活動、支持文化活動的人給予精神上的獎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組織他們參加各類培訓班,請專業文體活動老師進鄉村手把手教,培養一批熱心文化活動的能人。目前全鄉8個村的農民文化樂園每晚都有義務文化活動愛好者帶領群眾參加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讓群眾從牌桌上、酒桌上走出來,讓文明新風吹進鄉村的每個家庭。
三是注重管理使用。文化體育場館建設后續管理和使用非常關鍵,再大的投入,項目建成后也需要細心呵護,全鄉8個村每個村配備了一名農民文化樂園管理員,新建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備了一名本科畢業生擔任文化協管員。對電子屏幕大舞臺、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文化活動室進行全天候的管理,解決了鄉鎮文化站人手少的問題。
四是注重發揮作用。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靈魂,鄉黨委政府注重以文樹人,利用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道德講堂,開展各類文明創建活動,邀請各類先進人物走進道德講堂開展講座,組織中小學生、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開展讀書閱讀活動,開展不忘初心,永跟黨走演講比賽等文體活動,讓文化陣地發揮引導教育作用,激發全鄉群眾的正能量,促進各項工作健康發展。
自從該鄉建立健全文化服務陣地以來,共舉辦鄉村文化節12場次,開展各類文明創建活動20場次,發布紅黑榜8期,定期公布扶貧政風超市積分,現在各村的農民文化樂園場館成為群眾議事、休閑的好去處。用身邊的典型事例教育身邊群眾,促進了鄉風文明的轉變,為基層群眾筑起了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