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我家是貧困戶,本人今年63歲了,身體不怎么好,老婆是精神二級殘疾,女兒外出打工。年初村里給我安排了公益崗位,負責4個村民組的環境衛生,每月工資500元,既在家門口‘上班’掙了錢,又照顧了家里老小,黨和國家的政策真好啊。”
家住廬江縣郭河鎮北圩村前墩村民組的貧困人員王士貴,一邊清掃道路,一邊心情舒暢地說。
為扎實推進扶貧開發“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確保脫貧攻堅取得實效。今年以來,廬江縣郭河鎮針對部分貧困勞動者年齡大、文化程度低、外出就業困難等實際情況,想方設法,積極行動,組織他們到各類公益性崗位就業,參與公共輔助性工作,解決“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戶困境,實現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能“上班”。
公益性崗位主要是:秸稈禁燒、環衛保潔、市場管理、治安巡邏、河渠巡查和護林防火等公共行業領域,重點面向16-65周歲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
“在公益性崗位評定前,我們組織村干部、幫扶責任人入戶進行走訪,詳細了解貧困家庭就業能力、就業意愿和就業需求,做到精準施策、“陽光”操作,真正將有限的崗位惠及到困難人員身上。”該鎮分管負責人認為,“與單純送錢送物相比,公益性崗位讓貧困戶更有榮譽感和獲得感。”
目前,該鎮已開發公益性崗位187個,實現每個崗位貧困家庭年均穩定增收6000元。同時,該鎮還探索建立公益性崗位管理辦法,完善就業脫貧進退機制,實行動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