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潭村部,潘東旭首先查看了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扶貧專員工作情況,仔細詢問了該村脫貧攻堅落實情況,重點調研脫貧戶精準識別問題,對少數群眾進入貧困戶和退出貧困戶是否符合條件進行調研了解,詳細查看了貧困戶申請和退出的相關佐證材料,特別是邊緣戶相關程序是否做到位。
潘東旭強調,脫貧攻堅工作每一步都必須要嚴格程序,一步不落的完成每一項規定動作。尤其要做好貫穿脫貧攻堅各個環節的公開公示,“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從貧困戶的進入、退出到不予進入都必須充分公開公示,讓群眾知曉、讓群眾理解、讓群眾接受。評判貧困的“尺子”是無情的,但必須一把尺子量到底,開展扶貧工作要有“溫度”,就是要帶著感情開展工作、帶著感情走訪,切身處地的為群眾出點子、辦實事。這也是化解矛盾,消除隱患,提高群眾滿意度的重要舉措。
潘東旭要求,在脫貧攻堅工作進入到攻關拔寨的關鍵時期,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鄉村干部要高度關注少數“邊緣戶”、“訴求戶”、“不穩定脫貧戶”的生產生活情況,進一步把脫貧攻堅工作做細做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精準脫貧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繼續因戶施策,激發邊緣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培植和提升邊緣貧困群眾的增收致富能力,化解方方面面的矛盾,確保如期完成戶脫貧、村摘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