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fypww"><table id="fypww"></table></ruby>
    <track id="fypww"><menu id="fypww"></menu></track>

  • <strong id="fypww"></strong>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安徽 > 聚焦安徽
    投稿

    朱集鄉農技協電教引領群眾脫貧奔富路

    2018-07-30 10:52:34 來源:安徽網庫 作者: 責任編輯:張志賢 馬東義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安徽網庫訊: 靈璧縣朱集鄉農技協充分發揮黨員電教作用,將黨員電教引入農技協,通過電教和遠程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著力提高鄉村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本領,取得明顯成效。zNz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朱集鄉農技協是由朱集鄉文化站牽頭成立的農技服務組織,組織由全鄉一批農村致富能人組成。在工作開展中,農技協以電教的形式加強對農村職業農民的培訓,特別是從脫貧致富的角度組織對貧困戶的培訓。同時結合農村電化教育,采取深入田間地頭傳授,現場示范指導的方式為群眾服務,助力脫貧致富。zNz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鄉農技協將電教資源引入協會黨支部,通過增強協會能人、特別是黨員會員的致富本領,更好的引領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近些年來,朱集鄉農技協采取流動和固定播放方式,累計播放各種電教片200余盒、800多場次,受教育黨員干部達萬余人次,群眾近3萬余人次。zNz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朱集鄉張家村貧困戶張興樹說:“鄉農技協不但給我們免費播放種植技術電教片,幫助我們種植韭苔,效果很好。每畝地保底純收入6000元,去掉工人工資和雜七雜八,還能落到3000元,這樣我們就不需要出去打工了,也夠脫貧了。”zNz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鄉農技協會長季緒華說:“農技協根據農時采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培訓會員。我們從電教片里了解到韭苔發展非常有前景,后來我們協會書記、會長和會員,到外地去學習考察,發現確實可行,我們就和外地客商簽訂合同,每一畝保底收入6000元。目前,僅張家村首批近百畝韭苔種植已直接帶動當地10多戶貧困戶脫貧,帶動當地60多名貧困群眾就業,實現了不出遠門就可增收的目標。”zNz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像張家村一樣,通過協會的電教培訓,農民掌握了致富信息,實現協會+市場,能人+農戶協調發展的例子在朱集鄉還有很多,并涌現出岳巷的池藕,姜山的波爾山羊養殖,星光的黃牛養殖等一大批特色產業,近300多名群眾通過特色產業實現增收。zNz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zNz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zNz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朱集鄉張志賢 馬東義zNz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文章來源:安徽網庫 責任編輯:張志賢 馬東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安徽網庫”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安徽網庫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新聞熱線 技術服務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安徽網庫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備19011896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202601110號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_一区二区三区自拍_99久久香蕉国产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 <ruby id="fypww"><table id="fypww"></table></ruby>
    <track id="fypww"><menu id="fypww"></menu></track>

  • <strong id="fypww"></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