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 桃嶺鄉總面積119.5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7471戶,其中農業人口戶數7265戶,共計30520人。2016年脫貧225戶978人,2017年脫貧321戶1243人,現在冊貧困戶695戶2003人,擬脫貧348戶1213人。
2016-2017年共搬遷772戶2950人,按搬遷類型分扶貧搬遷242戶990人、移民搬遷544戶2281人(移民直補1601人);按搬遷地分:搬遷縣城176戶714人,集鎮28戶119人,規劃村莊413戶1656人,有償退出155戶461人。2018年宅改組卷404戶1412人,按搬遷類型分,貧困戶49戶192人,移民戶286戶1172人(移民直補821人);按搬遷地分,搬遷縣城34戶136人,集鎮1戶4人,規劃村莊313戶1087人,有償退出56戶185人。
三個年度合計共搬遷1176戶4362人其中貧困戶291戶1182人,在全鄉27個規劃村莊,實現搬遷規劃村莊726戶2743人。
宅基地改革取得的成效:一是保障了群眾住房安全。2016-2017年,搬遷群眾通過享受宅改紅利,共獲得補償資金1.3577億元,激發了群眾尤其是住房條件差、交通不便的群眾搬遷的熱情。通過近幾年的宅改,已經基本消除農村危房,在汛期鄉村干部和群眾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宅改使山區群眾實現了安居夢。
二是實現了節約集約用地。通過集中建房、配置配套設施,拆除舊居、豬圈、旱廁等地,在新的安置點房屋建筑面積控制在80-120平方米之間,房型基本為二層半,統一了房屋樣式,采用了適合農民生活習慣又改變一些陋習的設計理念,三個年度該鄉騰退宅基地面積870畝,復墾2570畝,新增用地2295畝。
三是提升了鄉村群眾居住環境。近2年來,通過投入資金3900多萬元,用于安置點的水、電、路、網、亮化、綠化、停車場、公廁以及文化、體育、衛生相關配套設施,改善了群眾的居住環境,方便了群眾生活、就醫、就學等。
四是增強了鄉村財力。宅改經費壯大了鄉村的財力,利用該項經費大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事業,填補了有的建設項目資金不足的問題。
五是帶動了產業的發展。通過中心村莊配套扶持建設豬舍66個,設立公益崗位259人,解決一批農民就地發展產業,實現就地就業,帶動了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