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衡山鎮緊扣省市縣產業扶貧工作要求,以產業扶貧為抓手,盯緊工作目標,積極推進產業扶貧“4有”模式,有效促進產業發展與精準脫貧工作深度融合,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資源優勢有基地。在脫貧攻堅的戰斗中,衡山鎮理清發展思路,找準全鎮定位,因地制宜選擇農業主導產業和貧困戶脫貧產業,并且建立茶葉和蠶桑特色產業扶貧基地,帶動農戶穩定增收。改變傳統發展思路,立足自然資源,突出優勢產業,大力發展茶葉、蠶桑和毛竹等產業;以優質水源和生態保護為切入點,發展稻蝦養殖。目前衡山鎮已形成茶、毛竹、蠶桑等長效特色種植業和生豬、家禽、魚蝦等養殖業互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覆蓋帶動有主體。針對一些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缺思路、技術的問題,衡山鎮就地就近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在產業扶持中的帶動作用,尤其是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采用資金入股、訂單聯結、技術聯結等形式帶動貧困戶。同時,衡山鎮也會給予新型經營主體一定的政策傾斜,不僅能夠增強經營主體的實力,還會激發他們帶動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帶動式扶貧的“生力軍”。
扶貧扶智有并重。衡山鎮不僅重視對貧困戶的產業幫扶,還結合農業生產特點,有針對性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確保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脫貧路徑,人有一技之長。衡山鎮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開設稻蝦養殖、農作物種植等培訓班,甚至到戶下宣傳養殖技術,不間斷地對貧困戶進行種養業方面的各項技術指導。扶貧與扶智并重,不僅讓貧困戶掌握了科學的種養業管理技術,而且增強了貧困戶產業脫貧的自信心,為全鎮精準脫貧工作提供智力支撐和技能保障。
保駕護航有保險。為防止因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造成貧困戶辛辛苦苦發展的產業遭受損失,衡山鎮為貧困戶購買了生豬、母豬、羊、牛,家禽等產業保險。給產業發展系上“保險繩”,兜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兜底市場價格波動造成的損失,這樣的保駕護航貧困戶就可以大膽的發展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