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11月15日,桃嶺鄉龍潭村部會議室異常熱鬧,人頭攢動。一面鮮紅的黨旗,一面“我脫貧、我光榮”的簽字背景,交相輝映,把會議室顯得那么莊重,那么神圣。全村83名預脫貧戶紛紛聚集在此,面對黨旗集體宣誓主動要求脫貧,永跟黨走,鄭重簽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一次簽名。大家臉上洋溢著笑容,一邊感嘆黨的扶貧政策好,一邊談論各自今年的家庭生產發展情況。今天,該村又要舉行預脫貧戶培訓會了,鄉黨委書記李鋒也趕來參加這個培訓會,他語重心長的與貧困戶拉家常,他說:“貧窮不可怕,貧窮不可恥,貧窮不光榮,各個家庭的貧困都是有不同原因的,只要我們肯努力、肯奮斗,幸福生活一定會有……”脫貧培訓會內容豐富,產業技術、生活竅門、家庭衛生知識等等內容,每月的培訓會不僅吸引了貧困戶的眼球,有很多有創業意愿的群眾也想參加這樣的培訓,效果十分明顯。
桃嶺鄉龍潭村地處梅山水庫岸邊,是一個典型的庫區、山區重點貧困村,這里的群眾生產條件十分惡劣,全村26個居民組,有一半以上居民組群眾沒有一分耕地,生產資源十分有限。近年來,桃嶺鄉黨委政府把龍潭村列為全鄉重點貧困村加以強有力的扶持,人社部、省軍區、省廣播電視臺駐村扶貧隊傾情幫扶下,村容村貌、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不斷地提升,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重設施建設,基礎條件有效改善。龍潭村三年來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478.77萬元,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14年結對幫扶以來,安徽廣播電視臺共投入幫扶資金124萬余元,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改善龍潭村教學點基礎設施、完善農民文化樂園內部設施等。為龍潭村兩個教學點捐建了電子閱覽室、音樂教室、圖書室等。為農民文化樂園科技培訓室、電子閱覽室、文體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等配備了桌椅和電腦、投影等相關設備。
抓重點突破,主導產業加速形成。堅持“產業到村、扶持到戶”原則,把培育和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作為扶持的重點,加大對特色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以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形成了以光伏、茶葉、食藥用菌為主導的特色產業。為壯大該村集體經濟,省廣播電視臺和省軍區投資96萬元建起了2座60 千瓦光伏發電站,年可增收12萬元;投資10萬元建設香菇大棚,為龍潭村特色產業發展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推政策覆蓋,“十個一工程”穩步推進。今年以來,扶貧工作隊認真落實金寨縣“十個一工程”,為符合條件的145戶貧困戶辦理“一畝田園”入股分紅,每戶年增收2000元;為157戶申報產業獎補;為2018年5戶新增貧困戶辦理光伏入股,每戶年增收3000元;2018年新增公益性崗位35個,共有公益崗位70個,做到戶均一個崗;為119位縣外就業人員申報交通補貼,為90位縣內就業人員申報就業補貼;為51戶申報辦理小額貸款;為29人申報雨露計劃補貼。
揚行業優勢,文化扶貧特色彰顯。今年5月,組織該臺音樂廣播關愛留守兒童,與龍潭村共建音樂教室,協調音樂家到村擔任為期一周的音樂老師,把音樂教育送到鄉村孩子中間。一周時間里,老師和鄉親們同吃同住,和留守兒童零距離接觸,收到了良好的雙向教育效果。6月,組織該臺交通廣播開展“大手拉小手,一起來閱讀”愛心捐書月活動,共為關山教學點捐贈2000冊圖書、10個圖書柜和一批籃球、羽毛球拍等體育器材。小說評書廣播關愛留守兒童,捐贈書包、文具、書籍等學習用品,真正把扶貧扶智扶志做到有機結合,彰顯了文化扶貧的特色。
通過一系列的扶貧措施,實現了2018年度村集體經濟收入17.3259萬元,目前已經到賬8.5241萬元,全村8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達到“戶脫貧、村出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