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不斷細化、深入,扶貧工作也正在從物質的幫扶向思想脫貧轉換。扶貧既要扶“口袋”也要扶“腦袋”,真正的脫貧還是要自身發力,樹立脫貧致富之志,做到“人窮志不短”,依靠自身的勤勞自強讓“口袋”和“腦袋”同時富起來。
技能培訓富腦袋

西二鋪鄉由鄉政府牽頭,采取政府補貼、獎勵等辦法,整合各類培訓資源,依托帶貧企業、社會培訓機構等針對性地開展種植、養殖、家政、餐飲、電商等技能培訓,有培訓意愿的貧困勞動力基本實現應訓盡訓。止目前,全鄉累計開展貧困群眾技能培訓608人次,新增穩定就業586人。職業培訓為貧困走向富裕送上金鑰匙,“志智雙扶”使鄉親們不想當、不愿當貧困戶。
產業帶動富口袋

西二鋪鄉沈家村共有5538人,其中有貧困人口536人,今年新建的扶貧工廠,回收利用秸稈和玉米芯,加工生產優質蘑菇,不僅解決了秸稈亂堆亂放問題,而且帶動10多名貧困戶上崗就業。扶貧工廠不僅提供就業崗位,還為村民提供技術指導,讓村民在家足不出戶就能脫貧致富。
西二鋪鄉葛林村通過“貧困戶+村集體+合作社”的模式,村集體提供種植土地,貧困戶種植西瓜,與專業合作社簽定協議。統一提供種植、管理、銷售一條龍服務。保障了貧困農民的種植問題,解決了銷售難題。2018年種植西瓜平困戶實現每畝增收3000元,為穩定脫貧打下堅實基礎。
電商扶貧新思路

西二鋪鄉沈家村永盛蔬菜專業合作社是西二鋪鄉的扶貧基地,采取“電商+扶貧基地+貧困戶”或貧困戶直接從事電商的多種模式,打造“電商+扶貧”的示范合作新模式,現已形成“電商銷售+創業基地+就業培訓+扶貧蔬菜大棚+產業扶貧基地+物流配送”六位一體的扶貧綜合平臺,使電商扶貧驛站成為貧困戶農產品銷售中心、創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就業和培訓中心、產業基地的培育示范中心。2014年以來,該網點已吸引92戶共28.926萬元扶貧資金入駐,孵化網店4家,目前已帶動45戶貧困戶脫貧致富。2017年,該網點通過電商銷售水果蔬菜約300余噸,創下新高。
截止2018年12月,全鄉建檔立卡總戶數714戶1877人,其中623戶1684人貧困戶甩掉了窮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