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2017年,蒙城縣籬笆鎮在外創業能人趙丙雨在縣、鎮“蒙城老鄉請您回家”的精神感召下,回到了家鄉一一籬笆鎮劉大寨村,投資600萬元,流轉土地1100畝,創辦了亳州海龍菊花就業扶貧驛站。
扶貧驛站位于省道034線郭籬路南側及劉大寨村趙莊,以發展黃花梨樹,梨樹下面種植特色菊花為主,按照建立就業扶貧驛站,發揮就業服務,扶貧服務,社保服務,電子服務“四大功能區”,重點打造公共就業服務中心,電商服務中心,扶貧就業技能培訓中心等功能。解決了了當地剩余勞力400多人就業。拓寬了當地脫貧渠道,補充了增收短板。
園區依托“自建基地,自有加工中心,自營終端”的全產業鏈模式,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為抓手,積極搭建產業精準扶貧平臺,直接吸納30戶110人貧困戶就地就業,同時帶動周邊農民通過參與項目建設與管理運營,增加土地租金收入和務工收入,在園區務工的留守婦女、建檔立卡貧困戶年收入6000元以上。
園區主要采取梨樹下套種菊花的模式,管理中杜絕了化學肥料、農藥的使用,確保了原材料的安全與品質,實現了果樹種植與菊花載培一體化生產,實現了賞花、摘果、加工一條龍生態循環發展。
園區投資600萬元,流轉土地1100畝,建設了3000平方:菊花烘干房,10套熱泵烘干空氣能,并配套了冷庫、包裝車間、菊花工作間、展示會客廳等,經營的品種有黃菊、金絲皇菊、黃金黃菊、脫毒貢菊等。
接受采訪時,園區負責人趙丙雨告訴記者,園區生產的菊花茶遠銷江、浙、滬等地,深受客戶青睞,到盛果期時,年可產梨1000噸,年產值400萬元,梨樹下套種多種菊花可實現總產值1900萬元,年將實現利潤600萬元。驛站建立以來共吸納44戶貧困戶就地就業,達到了讓他們學會一種技能,帶富一個家庭的目的。菊花茶清熱解毒、明目、清肺利等功效,目前,菊花茶也當地也倍受客戶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