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一記安徽淝河現代農業示范園積極打造“兩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安徽淝河現代農業示范園位于安徽省蒙城縣漆園街道淝河村淝河沿線,在國道237線東側,項目規化占地2200畝,總投資1億元,是招商引資項目,由安徽兆鑫集團和山東壽光市忠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目前,己流轉土地1500余畝,聘請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農學院規化設計,計劃建設集蔬菜種植、水產養殖、休閑垂釣、健身娛樂、觀光旅游、農事體驗等多位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園區建成后可解決:300多人入園務工,公司年利潤可達2000萬元以上。

采訪中,產業園區經理徐芳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內已建占地150畝的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23個和一個占地5000平方米的智能式大棚,種植無公害辣椒、茄子、西紅柿、黃金瓜、西瓜等,已栽果樹550畝,主要是晚秋黃梨、黃桃、葡萄、果桑、黑布朗、獼猴桃等,香椿樹20畝,綠化苗木260畝,蓮藕230畝,占地160畝的垂釣中心正在建設中,垂釣水面上建有亭臺樓榭、垂釣島、水下種藕,養魚、蝦、蟹等。
為了加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步伐,園區在做好自身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緊緊圍繞產業、就業扶貧做文章。
一是土地流轉,幫助農戶實現穩定收入。園區目前已流轉土地1500畝,租金800元/畝/年,涵蓋周邊4個自然莊,涉及貧困群眾22戶,71人,土地流轉降低了農民經營風險和生產投入,進一步解決了無勞力貧困群眾的耕作問題。
二是提供就業,帶動農戶務工增收。園區優先聘用貧困戶和出租土地農戶家庭人員進場務工,每人每天收入50元,目前已吸納15戶18名貧困戶進園務工,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
三創新思路,助推產業經濟發展上臺階。園區結合美好鄉村建設,積極探索以“三轉兩化一助推”為主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探索黨建十扶貧模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助推產業扶貧上臺階。
四參股分紅,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淝河村是重點貧困村,縣財政10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采取參股分紅的方式,投入到園區,公司每年保底分紅不低于10%,從2016年開始每年分紅10萬元,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解決了村級扶貧資金不足的問題,分紅資金惠及貧困戶69戶212人。
五是提供技術指導,增強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園區從山東壽光請來技術員指導貧困群眾進行蔬菜一條龍管理和苗木栽植,通過授之以漁,為貧困群眾今后自己發展產業脫貧夯實了基礎。
接受采訪時,安徽淝河現代農業產業園總經理王兆鑫告訴記者,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是宜居、宜游、宜樂多位為一體的生態園,將用更多的貧困人員進園興業發展,為早日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的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