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綻笑顏。隨手摘下花一朵,我與娘子戴發間。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4月27日晚上,廬江縣郭河鎮河口村鄉村大舞臺,彩旗飄揚,歡聲笑語,歌聲蕩漾。來自肥東盛鑫廬劇團的演職們同臺獻藝,歡聚一堂,用藝術謳歌真善美,贊美新時代。
演出涵蓋舞臺戲曲、小型折子戲、歌舞、小品、相聲、雜技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有展現攜手共建和諧美好家園的舞蹈《和諧大家園》;有通俗歌曲《人在旅途》、《小小新娘花》;有節奏熟悉、旋律優美的黃梅戲《誰料皇榜中狀元》、《夫妻雙雙把家還》;有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原創快板《民生工程暖民心》;有美好浪漫、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廬劇《十八里相送》;有宣傳脫貧攻堅的小品《摘掉貧困帽子》。
“這些演員都挺專業的,扮相、唱腔、身段,都挺好。還有那些樂器師傅,技術也好。黃梅戲、廬劇在我們這里聽眾不少,好多人都喜歡,特別是中老年人。我覺得像這樣的活動就該多搞,不但能夠娛樂村民,也能弘揚傳統文化。”村民錢大爺一邊看著演出一邊高興地說。
臺上,演員們動作一板一眼,唱腔韻味十足,坐、打、念、唱,樣樣出彩;臺下,群眾神情專注,輕叩節拍,小聲哼唱,大呼過癮。精彩的劇情、熟悉的鄉音、甜美的歌喉、動情的表演,反映出廣大群眾的共同心聲,喚起了人們美好的回憶,不時獲得陣陣掌聲,深受大家喜愛。
據悉,由廬江縣民生工作領導小組和廬江縣文化旅游局主辦的“送戲進萬村”文藝演出,將在郭河鎮13個村(社區)巡回演出13場次,每場演出時間不少于100分鐘;顒忧,演出單位主動與鎮文化部門溝通,傾聽他們對文藝演出的需求,采用“群眾喜歡什么就演什么”的“點單式”服務方式編排節目內容,同時將演出時間盡量安排在晚間,擴大受眾面,最大程度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求,讓文化惠民工程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