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衡山鎮堅持以黨建引領扶貧為抓手,以“黨建+”為載體,全面激活黨建資源與活力,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新動力。
“黨建+人才”鍛造扶貧先鋒隊。該鎮堅持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組建扶貧先鋒隊。一是配齊配強隊伍,從回鄉創業、致富能手、后備干部中選舉一批講政治、敢擔當、善作為的村兩委帶頭人。二是安排精兵強將,落實“雙包”責任制度,向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共安排42名幫扶干部,推動幫扶干部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幫扶,保證不脫貧不脫戶。三是積極貯備人才,積極培育后備干部36名、發展農村黨員20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2名,為組織建設提供新鮮血液,切實發揮出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
“黨建+培訓”激發扶貧新動力。該鎮將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和扶貧能力提升相結合,恪守“三會一課”基本制度,規范開展組織生活會、黨員活動日等。對幫扶主體,采取不定期培訓,向幫扶干部分和黨員分發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扶貧論述等讀本。對貧困群眾,創新開展黨員宣講脫貧攻堅行動,以黨員干部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開展黨員帶富、黨員幫困活動。目前全鎮舉辦各類農村實務培訓班20余次,舉辦脫貧攻堅宣講會18次,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強化黨員對貧困戶的幫扶力量。
“黨建+示范”打造扶貧火車頭。重示范、抓典型、樹榜樣,該鎮以黨建示范引領脫貧示范,通過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培育致富典型,放大示范引領效應,引導貧困戶自力更生、精準脫貧。該鎮牛角沖村建立竹制品加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10戶12人,實現每戶每年收入2萬元,解決村中弱勞力、殘勞力、半勞力等就業難題,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熱情。村中還涌現出“生豬養殖大戶方直彬”“電商扶貧領先者劉國平”等典型脫貧致富形象,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活典型”“活經驗”形成脫貧示范。
“黨建+產業”走出扶貧致富路。該鎮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產業中領導和黨員在產業中帶動作用,因地制宜地探索“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積極引導群眾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發展產業,積累村級集體經濟。開展技能培訓,組織貧困農戶實地觀摩,召開致富經驗交流座談會,用“授之以漁”的方式讓貧困戶增強學技能用技能的內生動力。目前,該鎮現已形成茶、毛竹、蠶桑等長效特色種植業和生豬、家禽、魚蝦等養殖業互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衡山鎮 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