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希望同學們積極向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和鄰居宣傳秸稈禁燒重要意義,影響和帶動家庭‘不燒一把火’,以實際行動當好環保小衛士。”
5月28日早晨,廬江縣郭河鎮明德小學舉行升旗儀式,學生代表向全體師生發出了《禁燒秸稈保護環境》的倡議,隨后全體師生依次走到禁燒條幅前,莊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小滿后,芒種前,麥田串上糧油棉。”當前正值午季農作物收獲時節,郭河鎮5萬多畝小麥、油菜相繼開鐮收割,為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保護生態環境,該鎮高度重視,提前謀化,積極行動,多措并舉抓好秸稈禁燒工作,確保午收 “不冒煙”。
“農民朋友聽我言,夏收已經到眼前;小麥收割結束后,切記莫把秸稈點……”。這幾天,在馬塘村的田間地頭,下地干活的農民們經常能聽到朗朗上口的順口溜,這是該村將秸稈禁燒政策法規錄音到小喇叭里,在村內巡回播放,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影響教育廣大群眾。
為使“不要燒”行政命令逐步轉為“不能燒”理性認識。該鎮通過會議、廣播、宣傳車、標語橫幅和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農作物秸稈禁燒宣傳,引導農民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生態文明理念,自覺不燒秸稈,踐行綠色發展,共建美麗家園。
下午5點30分,是廣寒村小姑圩禁燒工作站值班人員白天和晚間交接時間,前來接替任務的村總支書記說: “我們在這里24小時值守,主要任務是宣傳防火禁燒的有關政策,做好困難幫扶和看護盯守,全面防控和及時處置秸稈焚燒行為。”
為強化日常監管,該鎮按照“空間覆蓋無空白、責任落實無盲區、監督管理無縫隙”的要求,建立健全秸稈禁燒“鎮負責、村落實、組管片、戶聯防”工作機制 ,全面落實定專人、定職責、定區域、定崗位、定時間、定要求的“六定”禁燒措施,實行網格化管理,“嚴”字當頭、“實”字托底,眾志成城,嚴防死守,確保全鎮“不見煙霧,不見火光,不見黑斑”。
“疏堵結合、綜合施策、變廢為寶。” 該鎮結合農機配置、土壤氣候條件、后茬作物等因素,實行統收、統耕、統種,大力實施秸稈還田,落實機械化還田、堆腐還田和搬運離田獎補政策,因地制宜推進秸稈肥料化利用。在該鎮黨委書記看來:“通過這些措施既減輕了秸稈禁燒的壓力,又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使全鎮的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真正實現了以禁燒促利用,以利用促禁燒的良性循環。” (廬江縣郭河鎮:朱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