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fypww"><table id="fypww"></table></ruby>
    <track id="fypww"><menu id="fypww"></menu></track>

  • <strong id="fypww"></strong>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安徽 > 聚焦安徽
    投稿

    務實勤勞拔窮根--桃嶺鄉趙院村貧困戶吳澤科脫貧記

    2019-06-12 15:38:30 來源:安徽網庫 作者: 責任編輯:劉霞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v1p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安徽網庫訊    吳澤科,1966年出生,家住桃嶺鄉趙院村馬嶺組,家中三人生活(吳澤科、鐘業珍、吳宇飛),因兒子吳宇飛右手殘疾、上學、家境貧困等原因致貧,通過精準識別該戶2015年通過評議進入貧困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務實質樸的農村漢子,卻因為孩子的殘疾與教育問題而愁腸百結,一家人的生活始終處于貧困之列。在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入戶宣傳脫貧攻堅政策的同時幫助該戶樹立積極向上,敢于向貧困宣戰信心,立志脫貧,充分發揚農村人苦干實干的精神,靠著勤勞致富的雙手,奮斗出屬于自己的明天。
    任勞任怨,科學管理增加收入
    通過了解精準扶貧的政策,他不甘心塌實的去做一個貧困戶,兒子上學還需要開支,他該怎么辦?在家能發展什么產業?思前想后想了好幾天,通過了解,聽說發展養殖,能夠增加收入。于是吳澤科與家人溝通協商,逐項分析,加之孩子吳宇飛又是在安徽科技學院專學畜牧專業,而且當年就能有收益。吳澤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幫扶干部,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得知這一消息后,決心大力支持吳澤科發展產業,給全村帶個好頭,做好示范,及時幫助辦理小額貸款解決養殖無本錢的困境。為脫貧致富,吳澤科戶不等不靠不要,積極參加勞動,2016年5月成立了金寨縣源泰家庭農場,2017年新建豬舍二十余間,其中母豬豬舍六間,產房一間,飼養母豬六頭,仔豬豬舍三間,自繁自養,成豬豬舍十六間。因是自繁自養,母豬產仔、小豬仔是個問題。于是,吳澤科與吳宇飛商量,按科學養殖,母豬產仔必須安裝空調。當母豬臨產時,吳澤科向兒子學習技術,當仔豬產出后,吳澤科總是白天黑夜的細心照料著。每次幫扶干部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去他家走訪時,一定要去豬舍觀光一回。“看著這一群小可愛,再累都是值得的。”吳宇飛笑著對幫扶干部說?匆娝麄儩M臉的憨厚笑容,還有那不怕臟不怕累的毅力,心中不由地對他們產生了敬意。自從認準了這個致富路子,吳澤科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曬的,他總是在豬舍奔波忙碌。早上,吳澤科清理豬舍衛生,整理豬舍雜物,查看成豬、母豬、仔豬的長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晚上,他總在為明天一天的豬菜飼料做好充分準備。不管是豬菜飼料的搭配還是養殖設施的運行,每個細節都不放松。飼養的豬沒有發生過一次性大規模的病害,也沒有發生過一次因管理不當而死亡現象。吳澤科總是夸國家政策好,還給我們貧困戶買了養殖業保險,解決了在飼養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有專業獸醫做預防工作。由于糞便過多,吳澤科開始發展種植業,種植玉米、紅薯等滿足成豬及母豬喂養,也減少不少購買飼料錢,互利互補。也給周邊的群眾耕田施肥帶來了不少幫助,家家戶戶時不時的從他家擔些豬糞施肥。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吳澤科戶用不怕苦,不怕累的毅力,在養殖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效益。2018年成豬存欄150頭,仔豬48頭,出售肥豬五十六頭,實現盈利萬元,人均收入超過貧困達標線,2018年順利脫貧。
    打消顧慮,積極發展脫貧產業
    了父親解決養殖后顧之憂,兒子吳宇飛下定決心,在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學院畜牧專業)農業碩士研究生,學習養殖技術為今后養豬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在自己脫貧產業穩步發展的過程中,吳澤科與吳宇飛并未就此滿足,因為他們還有自己的想法:“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須在自己富的同時,帶動和幫助其他貧困戶脫貧致富,共同發展。”因此,吳宇飛將他學到的養殖知識與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簡便易學的養殖技術,在貧困戶豬舍、在自家養殖的農場豬舍內、家里隨時隨地向其他村民傳授養殖科技知識、各種常見病防治技術,向村民宣傳脫貧攻堅政策,引導貧困戶積極發展養殖業。通過他對群眾正確引導,全村新增養豬大戶3戶,戶均養豬6頭以上;貧困戶中50多戶發展養豬戶均2頭;帶動全村村民走向積極發展產業自覺性,為全村脫貧攻堅產業打好良好態勢,上了自主脫貧的道路,成功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正是黨的脫貧攻堅的政策讓我們踏上了脫貧致富路,我們還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自力更生,勤儉持家,多想點子,指望政府指望別人永遠脫不了貧”吳澤科說,F在,吳澤科已經成了全村畜牧養殖戶的主心骨,農戶有什么問題都愿向他父子倆請教,而他倆總是毫不保留的教會別人。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他們把自己的知識、技術獻給了全村貧困戶,他們的所作所為得到了全村老百姓們的高度贊譽。通過他勤勞和思想覺悟,逐漸地富起來,他這種思想和行動也影響著村里其他貧困戶,帶動了更多的戶子通過自己雙手勤勞致富,一步步走向小康。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發揮自身能力,努力拼搏,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成為其他貧困戶學習的榜樣。(劉霞)
     
    文章來源:安徽網庫 責任編輯:劉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安徽網庫”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安徽網庫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新聞熱線 技術服務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安徽網庫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備19011896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202601110號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_一区二区三区自拍_99久久香蕉国产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 <ruby id="fypww"><table id="fypww"></table></ruby>
    <track id="fypww"><menu id="fypww"></menu></track>

  • <strong id="fypww"></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