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 “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承擔組織重托,肩負百姓期待,他不敢懈怠”……按照省委組織部統一安排,主動離開了舒適的工作崗位,于2018年4月從省城來到“莊子故里”安徽省蒙城縣漆園街道太山村任扶貧工作隊長兼村總支第一書記,任職一年多來,楊帆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鄉村振興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通過深入調研摸實情,圍繞中心工作抓班子建設,求真務實促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基本概況
太山村在縣城西北部,總占地約9.2平方公里,轄18個自然莊,有人口5344人,耕地12764畝;太山村是縣級貧困村,于2016年出列,現有貧困戶82戶245人,其中未脫貧的10戶37人,貧困發生率為0.7%,省貿促會作為雙包單位,干部對口幫扶56戶;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于光伏、苗木產業、資金入股、集體資產出租等七項,共30.44萬元。
加強組織建設,打造基層戰斗保壘
作為村第一書記,楊帆十分注重發揮班子合力,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他充分利用2018年8月份的“村兩委”換屆有利時機,退出2名到齡干部,新選1人充實力量,同期改選了4個聯合支部成員12人。同時,他高度重視干部培養和代際傳承,2018年村里發展兩名政治合格,能力過硬的同志為預備黨員。
圍繞精準發力,確保到村到戶措施精準
為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楊帆和村“兩委”干部大力開展入戶走訪、信息核查,審慎的接收各方信息,并逐一認真鑒別,深入了解民情風俗,經濟發展,貧困家庭致貧癥結等情況,做到了心知肚明,他通過對一村情戶情的調研摸排,精準分析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所在,及時掌握了貧困群眾的動態信息,完善了檔案資料,將好的政策精準地落實到貧困群眾身上,做到政策和資金不落一戶一人,同時加大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用足用活政策,為促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又快又好發展奠定了基礎。
謀劃產業發展,穩步壯大集體經濟
2018年7月份以來,楊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過土地流轉、產業分紅、光伏發電、老村部出租等盤活“沉睡”的資源變資產,充分利用扶貧政策及財政扶持資金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依托銘揚苗木、光伏發電、扶貧工廠等解決了貧困群眾就業難的問題,從而形成了發展經濟的新引擎,通過堅持不懈的謀劃利用資源優勢,多方開拓渠道,逐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2018年太山村集體經濟收入29.2萬元。
扶貧宣講接地氣,政策解讀暖人心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為宣傳解讀扶貧政策,楊帆帶領村扶貧工作隊的同志走村入戶宣講《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及國家、省、市、縣、辦事處的惠民政策,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提高了廣大群眾對扶貧政策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工作中,楊帆認為,基層工作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和群眾親如兄弟姐妹,潛移默化中掌握了部分貧困戶的致貧癥結所在。
村里把農村民生工程、貧困戶、低保戶評選陽光操作,讓群眾了解、參與并全面監督,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保證了扶貧項目,人員名單信息公開透明,最大限度的取得了更多的群眾參與和支持。
充當傳輸紐帶,協調優勢資源
楊帆通過對接協調,不折不扣的把省貿促會對太山村和貧群眾的支持和關懷落到實處。2018年,省貿促會領導班子成員多次分批帶隊入村開展走訪 、幫扶活動,召開座談會、聽取幫扶工作意見,并指導村“兩委”理清工作思路,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一年多來,他先后為太山村爭取落實資金支持約25.4萬元,其中用于基礎設施配套1.2萬元,看望貧困戶貧困學生及資助小學4.2萬元,發揮單位資源優勢,動員企業捐贈扶貧資金20萬元。
深入參與村務,竭力促進工作開展
一年多來,楊帆和村“兩委”的同志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基本掌握了村干部處理基層問題的辦法,通過相互學習,幫助村干部開拓了工作思路,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同時,參與村里的人居環境整治,信訪、綜治維穩、掃黑除惡、秸稈禁燒等工作中,有力地助推了各項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