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西二鋪鄉始終堅持幫助貧困戶實現精神和物質上同步脫貧,通過“補血”和“造血”相結合,在凝聚精神動力提升貧困戶自我造血功能,樹立自立自強模范。
志愿服務+博愛超市,增強自我“造血”。西二鋪鄉為了能更有效地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把貧困戶與博愛超市有機的結合。村級開展打掃公共衛生、貧困戶家庭衛生評比、村級組織的集體活動等,貧困戶可以自愿參加,根據每個人的不同表現,村級會發放給貧困戶博愛超市的積分卷(1積分=1元),博愛超市可以兌換生活用品,解決日常所需。葛林村貧困戶邱華芹,二級殘疾,雖然生活不便,但是家里的環境衛生卻打掃的干干凈凈、井井有條,每次家庭衛生的評比,邱華芹總是能得到獎勵。“志愿服務+博愛超市”的模式讓貧困戶養成“有勞動就有收獲”的好習慣,增強自我造血動力。
產業資金“補血”,樹立自強典型。西二鋪鄉有發展產業種植的優勢,西二鋪鄉位于近郊,農戶的瓜果蔬菜銷路廣,近幾年西二鋪鄉大力支持貧困戶發展種植業。沈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湯大干,患有肝硬化晚期,需要一直吃藥維持著,雖然沒有一個好的身體,但卻有意一顆勵志自強的心。湯大干家有7.6畝耕地,2018年共申請產業資金5000元,解決5畝大棚蔬菜種植的資金短缺,一年可增收50000元。
2018年湯大干靠著產業自己的扶持,一家人共同的努力實現了脫貧。產業發展不僅讓湯大干解決了自己的吃藥的問題,也讓一家人漸漸過上了好生活。西二鋪鄉發展產業的還有湯倫昌、王德江、王克寬、劉宏等貧困戶,他們自自身發展產業的同時,也為西二鋪鄉的貧困戶樹立榜樣。
移風易俗+“三大革命”,推進精神脫貧。“人有精神老變少,地有精神土生金。”西二鋪鄉將移風易俗與“精神脫貧”深度融合、協同推進,遏制陳規陋俗,樹立文明鄉風。干凈整潔的衛生環境往往為百姓的精神面貌帶來積極的影響,西二鋪鄉深入推進農村基層“三大革命”工作,村內改水、改廁等工作,解決垃圾亂倒、糞便亂堆、禽畜亂跑、柴草亂放、污水亂潑等問題。人居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貧困戶的精神面貌隨著環境的改善而更加積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