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他是一名普通的“白衣天使”,他那微笑的眼神勝過干言萬語,讓患者鼓起了戰勝漏魔的勇氣;他是一位科室負責人,面對工作的責任和壓力,他帶領團隊以高超的技術和優質服務為患者排憂解難;他是一位父親,為了工作,父女不能天天相見,失去了天倫之樂,孤獨的女兒經常到病房看望他……他就是2016年亳州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蒙城縣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過高峰。
不忘初心奏華章
過高峰,蒙城縣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醫主任。工作21年來,他始終堅持“白衣天使”的標準來塑造內心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在治病救人除疾療苦之外,他率領團隊攻堅克難,為醫院建立了重病醫學科和心血管內科兩個新科室。
過高峰,1998年7月畢業于皖南醫學院,參加工作以來,以良好的職業素養,醫德醫風,強烈的責任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贏得了領導和患者的信任和好評。先后被評為“安徽省優秀醫生”,20I6年享受亳州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第六屆亳州市青年科技獎,市先進工作者,縣優秀共產黨員,蒙城“十佳市民”,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等,然而這些榮譽對他來說,只不過是加在身上的光環罷了,他看重的是為患者的服務,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未來任重道遠,他將用一顆真誠之心,用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投入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工作中。
加強學習大提升
作為一名醫生,只有通過提高自身本領,提高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于是自已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苦練過硬的基本功,系統地掌握了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潛移默化中學習到了許多新知洪,新技術,新療法,了解到心血管疾病發展的新動態,積累了新經驗。從醫以來,他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他還充分利用到外地學習培訓這一有到優勢,爭取一切有利機會,他先后到北京阜外醫院,廣東中山醫院心血管內,重病醫學科學習深造,處處都留下了他辛勞的足跡和汗水,工作21年來,他一直堅守在臨床醫療第一線,經過高峰治療的病人,未曾發生過一起醫療事故。
愛崗敬業譜新篇
2011年院領導安排過高峰籌建重癥醫學科,年輕氣盛的他二話未說就立下了軍令狀,接受任務后,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過高峰以院為家,吃住在病房,有時食堂無飯他就吃泡面,過高峰的女兒說爸爸是不是走火入魔了,不然怎么多長時間都不回家一趟,過高峰的妻子是中學教師,也是工作狂,因此,女兒成了“孤兒”……想念父親時,女兒只好到病房才能見到父親一面。兩年的時間,過高峰和他的團隊終于把重病學科打造成一院的權威科室了。使得一些急危重病患者在第一人民醫院就能得到有效救治,有力地支持了其他科室,更多的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潛心專業求進取
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人們都在甜蜜的夢鄉中沉睡,而蒙城縣第一人民醫院的手術室內燈火通明,過高峰正帶領他的團隊正在搶救一位心血管病患者,當時被救護車接到醫院時,患者已生命垂危,在醫患關系如此緊張的今天,診治這樣的病人,醫生不僅要有高超的醫療技術,而且要有忘我的責任擔當精神,病人從偏遠鄉鎮而來,值班醫生及時向他匯報,通過檢查后決定,立即手術,時間就是命令,醫護人員全力做好了手術準備,手術室內過高峰和他的戰友們全力以赴緊張有序地工作著,室外患者家屬焦急萬分,一小時過去了,二小時過去了,三小時過去了……經過近6個小時的奮戰,患者心律正常了,看到轉危為安的患者,過高峰笑了,患者家屬也松了一口氣,時針已指向零點……這一樣的事在過高峰科室是常有的事。
過高峰在完成重癥監護病房成功運轉工作后,院領導又給他一個新的任務,籌建心血管內科、心導管室,隨著醫院等級化管理的延伸,醫院專業分科為二等甲級達標的必然要求,根據國家衛計部門的醫改方案,醫院在過高峰的積極努力下創辦了心血管內科,同時建立了心導管室,作為有豐富臨床經歷的資深醫生和科室主任,始終把培養專業人才隊伍,當作提升團隊戰斗力的重要環節,針對技術力量薄弱的實際,先后派出相關人員到北京阜外醫院心血管病中心進行學習,在他的言傳身教下科內骨干業務水平提升很快過高峰本人雖然從事心血管病多年,并多次參加培訓,仍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壓力之大。為了成功地開展首例心臟介入治療,之前,他已多次購買圖書材料、音像資料數干元,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可謂是廢寢忘食,那期間,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查閱資料中度過,為此,手指在按鍵盤時都磨紅腫了,那種艱辛和專注真無法用文字來形容了!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蒙城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專業分科在過高峰和他的團隊的積極努力下,最終如期完成,心導管室的建立使醫院在治療心血管病方面又向前邁了可喜的一步,如今,過高峰能熟練地開展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速術,室上性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目前,心血管內科每天收治病人數十人,每天診治3000例左右。
眾所周知,心內科是各種突發事件頻發容易產生糾紛的科室,由于常年患病,許多患者思想、情緒不穩定,還有沒性格脾氣古怪,要想減少醫療糾紛,讓患者少花錢,治療效果好,真正達到滿意而歸,是極為困難的,過高峰深知這一點,他常說,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是可以改變自己,他帶領全科醫護人員,克服重重困難,除了精打細算,為患者選擇最佳治療方法,還和患者及家人做了很好的溝通,深入淺出地給患者及家人講解疾病的發病特點,危險因素,如何更好的控制病情,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讓患者和醫生一起努力,共同戰勝疾病,就這樣,在他擔任科主任以來,科里未發生一件差錯事故,也未有醫療糾紛,而且病人數量在穩步上升,常常是一床難求。
運籌帷幄令人佩
開展心血管支架植入術,要在X光線照射的環境下開展,過高峰每天都是以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代價,手術中,過高峰和他的戰友們都要穿著沉重的鉛衣,戴著沉重的鉛帽,來認真完成每一例手術,一例手術少則半小時,多則2小時以上,盡管有鉛衣、鉛帽等防護設施,但都不可避免地受到X線的輻射,一次手術下來,累得全身發軟無力,頭腦沉重,作為一名手術醫生,始終踐行茍利蒼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誓言,對團隊中沒有結婚的年輕同志,過高峰就盡可能的讓其避開或減少輻射。為此,年輕的醫生感激萬分,都為有這一樣的好老師,好領導而感到無比自豪。
妙手回春愛永恒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過高峰作為一名醫生從事著平凡的工作,憑著熱愛、執著、厚德、敬業詮釋了崇德向善,大愛無聲,踐行著遵德守禮,醫者大美。作為一名醫生除了要有醫術上的貯備之外,還要對患者有高度負責的精神,在他的時間表里,沒有節假日或8小時以外之說,他的手機24小時開通,隨身攜帶,從不離身,在21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已經逐漸養成了“和衣而眠”的習慣,以便隨時工作,有多少次已忙碌了一天,托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剛回到家或剛端起碗,那邊手機“叮呤,叮呤”響起來了,看到值班室的電話,病情就是命令,立即趕往醫院,為了搶救病人工作通宵是正常事……
好多病人來自農村,經濟都比較困難,他深知病人因病致貧的現象在農村極為普遍……為此,過高峰本著既使治好病,又少花錢,最大限度的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的原則,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
病人最怕的是門難進,醫生臉難看,擔心醫生不真誠的對待病人,過高峰深知這一點,他時刻尊重每一位患者,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特別是對患心血管病的患者更加同情,因為該病發展快,致死率高,稍不注意,就會給他們心理上造成陰影,因此,和患者一開始接觸,他就和顏悅色,問長問短,噓寒問暖,通過細致的觀察,耐心地和患者溝通,使病人感覺到自已到家了,的確,在過高峰心里,病人就是他的親人,就是他的中心。
21年來,過高峰始終堅持以一顆特有的愛心,對待每一位患者,無論貴賤、高低、貧富、城鄉都一視同仁,有時,過高峰還為一些困難患者捐款捐物,但凡經過他治療的患者,好多人已成了他的朋友。
關注孤老獻愛心
“老吾衣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新時代,關心和救助孤寡老人這一弱勢群體是當代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關注他們的健康則是“白衣天使”的天職所在……為發揚中華民族的孝志、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過高峰把關愛空巢老人、五保老人健康當作一件大事來做,經常組織科內醫生志愿者深入敬老院、空巢老人家中為他們體檢,向他們講解健康保健知識。所到之處,過高峰結合工作中的經典病例、案例,利用多媒體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病籌疾病的保健、治療方法及家庭用藥注意事項。
通過健康教育講座進鄉村敬老院、空巢老人家中宣傳,了解到老人對心血管疾病相關知識的渴求,他自編講義先后為居民、五保老人、空巢老人進行健康教育講座數十場次。通過活動的舉辦,進一步引導社會更多的人關愛老人,孝老愛親,教育志愿者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積極行動起來,關愛老人,傳遞愛心,傳播文明,讓老人健康、晚年不再孤獨。
蒙城縣扶貧開發局通訊員:朱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