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近年來,衡山鎮黨委把城市社區建設作為完善基層治理的主抓手,突出“黨建引領、突出服務、高度自治、共享和諧”的工作理念,把社區各項工作融入便民、利民、為民的服務中,推進新時代城市社區新發展。
一是聚焦黨建引領,完善工作體系。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主線,增強社區工作活力。建隊伍強筋骨。通過“組織下派、人才返聘、基層培養、公開招錄”等方式,配強配齊社區工作者,推動管理和服務力量向社區下沉。目前全鎮社區書記平均年齡47歲,男性比例達50%,大專以上學歷超90%。抓聯動拓手腳。完善黨建聯動為機制,落實縣、鎮、社區黨組織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先后與70余家駐地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協議,聯合開展了義診、背街小巷環境清理、消防培訓和演練及119宣傳等各類公益活動200余次,共建成果顯著。
二是聚焦群眾訴求,完善服務體系。以志愿服務為抓手,打造服務品牌。全面組建小區業主委員會37個、社區志愿者服務隊10支、黨員服務隊10支等,積極發揮自治組織凝聚居民共識、引導居民參與等方面的作用。今年以來,共開展文明創建、環境整治、安全、掃黑除惡宣傳等志愿服務200余次,走訪慰問困難戶300余人次。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三是聚焦群眾參與,完善自治體系。依托民主選舉、“黨務、居務、財務”公開等方式,逐步提升基層自治程度,讓居民全面參與、監督社區工作。按照10%的比例推選居民代表,并健全和完善居民代表會議制度,低保、五保、重點工作等等都通過居民代表會議集體決策,讓群眾充分享有自治權。
四是聚焦民生改善,完善保障體系。“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鎮黨委始終把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作為中心工作。積極落實黨的各項惠民政策。2019年組織實施了老繅絲廠棚戶區改造等建設,居民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群眾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城東小學、社區養老中心建設等正在有序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