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為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啟迪孩子們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認知水平。近日,廬江縣郭河鎮福元小學組織60多名學生,前往廬江縣科普教育基地——合肥市桃花島民俗博物館,開展“民俗文化”科普游活動,感受家鄉傳統民俗獨特魅力。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參觀中,孩子們在講解員引導下,有序地參觀了農耕器具、生活物件、婚俗用品和鄉賢榜照壁,犁、耙、水車、播種機、風車、磨、石磙、石臼和轎子、架子床、搖籃、水桶、梳妝臺……等5000多件老物品,相繼映入眼簾,令同學們驚嘆不已,大家時而駐足,屏息觀看,若有所思;時而如獲至寶,贊嘆不已,充滿好奇地詢問物品名稱、用處和使用方法。一件件實際生活中早已看不到實物,一張張從未見過的畫面,猶如一本生動的歷史教課書,彷佛穿越時空,走進逝去的的農耕生活,體驗“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艱辛歲月。
活動中,博物館負責人還為同學們講解了水稻種植過程和稻米科技帶來的現代農業發展變化,觀看了“稻作文化——民族的記憶” 視頻,了解水稻科普知識,感受稻米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斑斕色彩,感悟“民以食為天,食以米為先” 的飲食傳統。
“未想到祖輩們在那樣艱苦條件下還有如此生存本領,創造這么多勤勞智慧。”“平時媽媽煮飯用的大米,竟然要經過如此多的生產工序。”
豐富的科普游活動提升了同學們科技素養,體驗到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小朋友們紛紛表示,今后要樹立遠大志向和崇高理想,尊重歷史,努力學習,早日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祖國棟梁。(廬江縣郭河鎮:朱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