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近年來,西二鋪鄉緊緊圍繞“黨員聚在產業鏈、支部建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推行“基地+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黨員聚在產業鏈,當好扶貧主力軍。該鄉致力將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將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將黨員致富能人培養成村干部,并由包村工作組長和村黨總支書記擔任黨建指導員,指導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實“三會一課”黨內組織生活等制度,切實將產業基地、黨員和致富能人緊緊圍繞到村黨組織周圍。
深入實施“黨建富農”工程,把“三會一課”學習成果體現在帶頭致富和帶富群眾上,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和黨員引領經濟發展的先鋒隊作用,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35名,結成黨員扶貧對子21對,參與黨員群眾60余戶,著力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
支部建在產業鏈,挺起脫貧主心骨。建立西二鋪鄉沈家村永盛蔬菜專業合作社黨支部,以永盛蔬菜專業合作社為依托,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模式,走出一條基層黨組織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該黨支部與15戶貧困戶簽訂了蔬菜扶貧大棚技物幫扶協議,又與5戶貧困戶簽訂務工幫扶協議,在蔬菜收獲及種植的季節雇傭他們到大棚做臨時工,既增加了他們的年收入,又增強了他們的脫貧信心。合作社還通過免費提供種植設施、種植場地、技術服務、管理經驗等,幫帶20余戶貧困戶脫貧致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群眾富在產業鏈,決勝脫貧攻堅主戰場。該鄉各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通過無償培訓幫富、簽訂協議帶富、擴大就業致富“三種模式”,大力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建立培訓和幫扶計劃,今年以來,先后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8期,培訓群眾600余人次。
積極開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發展農業合作社20余家,由村黨支部牽頭協調,蔬菜合作社配合服務,種植模式上采取“農戶自己種植、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入棚務工收益”的方式,切實讓群眾在產業發展上增加分紅收入、增加勞務收入、增強技術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