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鑼鼓一打我開聲,清清嗓子有精神。今天不把別的唱,唱唱主席習近平,他是我們領路人……”新曲歌盛世,花燈慶豐收。10月26日下午,第十三屆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文藝演出現場,花燈絢麗、鑼鼓鏗鏘、歌聲悠揚,一場帶有濃濃地方特色的“鬧花船”表演隆重舉行。
由廬江縣郭河鎮老年學校傾情打造的花鼓戲《十唱主席習近平》,將傳統藝術和新時代主旋律有機結合,精彩亮相于省城舞臺,讓廣大觀眾享受著韻味十足的民俗盛宴,把昂揚歡快的演出氣氛又一次推向高潮。
“鬧花船”又稱“旱地行舟”,是合肥市公布的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于肥西縣三河鎮,己在安徽、河南、山東等地民間流傳了兩千多年。表演一般最少7個人,最多11個人,船中間站著一個姑娘或者三個姑娘,船旁邊站著四個丫環,最多六個丫環,船前一個老頭子劃槳,船后一個老媽子掌舵,在老頭子一聲”老奶奶啊,開船了”的吆喝中,旱船伴著秧歌調扭來扭去,表演就開始了。“鬧花船”每到逢年過節流行于大街小巷,以聚人氣、福氣和財氣,自古以來就是老百姓祈福幸運的象征。
據悉,合肥文博會以“創意文化引領美好生活”為主題,廬江縣湯池、冶父山、大漢塘、黃陂湖等旅游景點;小紅頭、白云春毫、金絲皇菊等特色產品;竹藝三絕、紫砂刻藝斗笠、孔雀羽毛工藝品和手撕書法、皖中大鼓、茶藝表演等一大批反映廬江地方特色的優秀文化產品,相繼布展濱湖國際會展中心,向八方來賓推介“周瑜故里、溫泉之鄉、礦業大縣”人文底蘊,展示“百里靈山秀水,千年人文廬江”美麗畫卷,為大美潛川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