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2018年以來,大觀區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及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深入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發展模式,盤活村級集體資源,助推產業升級,壯大集體經濟,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是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保障。農村處于基層,關系黨的執政基礎。開展“三變”工作,就是讓村級組織在領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找到一個推動工作的有力抓手,有效地把村黨支部、股份合作社、農戶連接起來,為進一步強化黨和群眾的密切聯系,充分發揮村級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區委、區政府及時研究出臺了《大觀區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政策》《大觀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規劃(2019-2022年)》,設立專項資金,突出黨建+“三變”,喚醒盤活農村“沉睡”資產,將試點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把村民的沉睡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不斷增強農村“造血”功能,讓村集體經濟“活”起來、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2019年通過村級集體經濟領跑、消薄工程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培強扶優”工程,推動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扶持壯大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經濟強村3個。
二是合理利用資源是持續發展集體經濟的關鍵。推進資源變資產,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著力點,整合農村土地、勞動力、閑置房產、區位優勢等資源要素,積極推進“三變”改革。支持十里鋪鄉五里村依托安慶市城北實業總公司先后兩次吸納入股村民戶數達到629戶,村民入股資金89.5萬元,村民土地入股10.76畝,村集體投入資金182.5萬元,整合土地56畝,將村民入股的股金在整合的土地上投入資金新建標準化廠房8700平方米,筑巢引鳳,通過招商,年入股收益72.3萬元,除去集體股份,村民入股所得紅利34.4萬元,股民平均分得紅利500-1100元;支持十里鋪鄉十里村依托安慶市新宜物業有限責任公司,建設資金1500萬元,建成5幢標準的廠房,廠房年收入180萬元,受益村民2800余人,村年集體收入230萬元;支持十里鋪鄉茅嶺村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四議兩公開”程序,依法取得安慶信和置業有限公司股權,按照“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建設大觀綠色環保建材基地項目,每年按投資額的7%獲取收益分紅給農戶,2019年上半年,股民分紅56.39萬元,初步形成了產業化建設、合作化發展、股份制運營的工作格局。
三是加強監督管理是推動集體經濟穩健發展的前提。隨著村級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寬,管理難度越來越大,為確保村集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監管到位,區委、區政府先后出臺了《大觀區“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工作方案》《大觀區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指導意見》《大觀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證書管理暫行辦法》《大觀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示范章程》《大觀區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設置與管理辦法》,推行村級集體經濟“部門監督、鄉鎮監督、巡察監督、村民監督”四級監督機制,通過村財鄉管、村級財務審計、村級巡察全覆蓋等措施,層層落實監督責任,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高良好環境。(單位:安慶市區農業農村局 擬稿:潘興貴 聯系電話:1895695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