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在“莊子故里”——安徽省蒙城縣漆園街道孫溝村提起劉好善村民們都伸出大拇指,稱他是輪椅上的脫貧先鋒!他用勤勞的雙手譜寫了一曲身殘志堅的脫貧贊歌。2019年11月20日上午,記者采訪了正在豆腐坊內干活的劉好善……
一場意外車禍使其變成肢體殘疾人
2008年11月26日,劉好善像往常一樣把加工好的豆腐一戶戶送上門,在從唐集返回途經237國道白場時,被一輛拉豬的飛彩機動三輪車蹭倒在路邊,司機開車逃跑了,后經路人打120電話,劉好善被拉到縣第一人民醫院搶救,住了2個多月,花了5萬多元,命算保住了,但雙腿癱瘓,從此在輪椅上生活,當他聽到醫生說“一輩子坐輪椅”,“永遠不能走路了”的時候,劉好善大腦一片空白,他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天花板,整整一天沒吃沒喝,一句話也不說,當時萬念俱灰,但他也曾想過一死了之,但他看到一雙懂事的兒女時,他決心撐起這個瀕臨破碎的家。
豆腐加工使他看到曙光
2014年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劉好善被吸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工作隊來了,幫扶責任人來了,處村干部來了,劉好善領到了殘補、殘護補、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光伏分紅、健康扶貧……一項項扶貧惠民政策的落實,日子一天天過得好起來了,劉好善脫貧致富的渴望越來越強烈,脫貧,脫貧、脫貧,我要脫貧……在黨和政府及幫扶干部的精準施策下劉好善以殘疾的雙肢向貧困發起了挑戰。他和妻子王新芳重新操起了豆腐加工業,每天加工一百余斤黃豆的豆腐,遠銷板橋及本地各大超市,月純收入5000元左右。
輪椅上脫貧夢已成真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這樣的家庭就要大力幫扶,孫溝村扶貧專干劉芬告訴記者,看到劉好善身殘志堅,身殘不落志,更加堅定了對其精準幫扶的決心,幫扶責任人劉偉不定期深入家中,向其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幫助整理房間,打掃衛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多方的精準發力下,劉好善的豆腐加工很快又步入了正軌……
辛苦歸辛苦,但我就是想靠自己的能力吃飯,不能因殘疾貧困而拖累政府,拖累社會。勤勞、善良、樸實的劉好善說,幾年來如果沒有黨和政府及幫扶人的精準施策,精準發力我家不可能走到今天……
只要有一雙勤勞的手,只要肯努力,殘疾人一樣能戰勝困難,一樣能脫貧致富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這是肢體殘疾人劉好善的肺腑之言。在黨的脫貧政策鼓舞下加之自己的勤勞奮斗,劉好善于2018年光榮脫了貧。
“最難熬的日子過去了,如今女兒大學已畢業,現在南京工作,兒子在蚌埠學院讀大二,47歲的劉好善眼里充滿了希望,坐在輪椅上他圓了脫貧夢”……
蒙城縣漆園街道:朱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