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近年來,蒙城縣立倉鎮以黨建引領扶貧工作,按照“打好生態牌,做活水文章”的總體發展思路,打造適應性農業。以“提升水利,用足水力,做強水產”為抓手,逐步形成了“稻漁共作,水農共融,農旅共振”的產業模式。

典型的案例是薛廟村先行試作蝦稻基地,產業也帶動了鎮內群眾務工、增加收入。在發展產業的同時,該鎮按照“農旅共振”的要求,依托稻漁產業,做大做強生態休閑觀光產業,于2017、2018連續兩年舉辦中國蒙城龍蝦·荷花休閑文化旅游節,提升了鎮內形象,帶動旅游產業發展,同時也為“旅游扶貧”模式,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為加快該村脫貧步伐,該鎮本著以農業生產為核心,以生態發展為主線,在薛廟村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形成了“稻漁+休閑觀光”的產業脫貧格局。
截止到目前,第三屆龍蝦荷花休閑文化旅游節,每屆都有不同的主題。蓮藕栽植面積從2017年的2000畝,擴大到2019年的3500畝。龍蝦養殖面積也從2000畝,擴大至8000畝。每畝增收3000元,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120人。
2017年現場接待游客20萬人次,2019現場接待游客39.8萬人次,網絡直播點擊量2018年最高達到31.8萬人次。2019年旅游節期間,帶動周邊集鎮餐飲業發展,增加營業收入200萬左右。
該鎮依托稻漁產業,招引一批配套的農產品加工、旅游開發等企業,真正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最終達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局面,真正實現“產業帶動群眾致富”的目標,提檔加速脫貧攻堅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