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調研,解剖麻雀握實情
初到宮莊村,在聽取村兩委扶貧工作匯報后,為盡快了解掌握社情民意,鄧克龍堅持每天走村入戶調查走訪,了解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宣傳《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有關精神,他無論晴天塵土飛揚,還是雨天泥漿四濺,在宮莊村的每一個莊和貧困戶家中都布滿了他的足跡,在貧困戶家中都能聽到但的笑聲,通過詳細了解,掌握了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為下一步精準扶貧奠定了基礎,通過會議、廣播微信群、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新思想,新戰略及黨的惠民政策,提高了貧困戶對政策加認識度、知曉率和滿意度。
把脈問診,精準扶貧拔窮根
為能夠更加精準地了解貧困戶的致貧原因,他“望”民情,“聞”民意,“問”民聲,“切”病源,通過精準檢查,精準采集,精準走訪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并認真分析了致貧原因,做到了對貧困戶精準把脈。入戶走訪中,鄧克龍了解到部分貧困戶發展能力、生活實際等因素造成他們長期處于貧困狀態,有一部分貧困戶因思想情緒低落,“等要靠”思想嚴重,導致他們不思進取,思想散漫。
他和工作隊的同志,主動耐心細致地向他們宣傳政府相關扶貧政策,不斷提振貧困戶自我脫貧的精氣神,鼓勵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積極引導他們主動和村扶貧工作隊共商脫貧良策,他常說,“貧困之水,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舍,持而不息抓下去,作為脫貧致富第一責任人,一定要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針對每一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發展能力,定好盤子,理清路子,開對方子,因戶施策,制訂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通過發展產業,教育資助,醫療救助,社會兜底等政策,對癥下藥,補齊發展短板,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確保貧困戶實現穩定持續增收。
制訂良方,精準施施策解民憂
為了幫扶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村兩委制訂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力促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他堅信有精準扶貧的好政策,加上貧困戶的奮力拼搏,生活會越來越好,幸福美好的生活經過貧困戶的勤勞奮斗決不是夢想……
鄧克龍常說,精準扶貧無小事,愛貧困戶就是要從接受貧困戶的生活習慣開始,學會換位思考,只有多接地氣,工作才有底氣,只有全面掌握了貧困戶的心情,才能真正急貧困戶所急,想貧困戶所想,為貧困戶致富出力流汗,精準施策,就要從村情、民情、政情入手,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順應民意,集中民智,充分利用好上級扶貧政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2014年宮莊村有貧困戶92戶344人,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脫貧80戶,305人,還有12戶39人未脫貧,2019年計劃脫貧9戶32人。
精誠所至,“上訪戶”笑了
為民排憂解難是駐村工作的起始點,更是落腳點。鄧克龍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盡力所能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化解村民矛盾糾紛。陳老莊85歲的陳獻敏老人因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經村兩委多次調解未果,陳獻敏經常上訪,鄧克龍駐村后,經過深入家中找其談心,了解癥結后,耐心細致地做雙方思想轉化工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鄧克龍的調解下,雙方化干戈與玉帛。
鄧克龍任扶貧工作隊長已近2年了,他帶著責任,帶著問題,帶著使命,帶著情感,真正深入基層,扎根基層,急貧困戶之所所急,想貧困戶之所想,解貧困戶之所憂,辦貧困戶之所需……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我將團結村兩委一班人,一鼓作氣,知難而上,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信念,決戰脫貧攻堅最后的貧困堡壘,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優異答卷。接受采訪時,鄧克龍如是說。
我們都是追夢人,逐夢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