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為切實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管理,落實監管責任,防止發生脫管、漏管、重新犯罪等情況,烈山司法所多舉措強化社區矯正管理工作。
規范管理,落實“雙八”制度。為強化日常監管,建立一人一檔,規定社區服刑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于八小時,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于八小時,嚴格采用身份證簽到考勤,執行報到、請銷假等制度,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社區服刑人員重新違法犯罪,增強其法治觀念、道德素質和悔罪自新意識,防止“雙八”成為擺設。
嚴格監管,強化人員定位。近年來,為做好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對社區服刑人員實行手機定位監管,在社區矯正室安裝遠程監控,對重點監管人員佩戴電子腕表進行24小時定位。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管控模式,建立社區矯正工作管理微信群,對在矯人員隨時使用微信定位、位置共享等手段進行抽查,實時掌握社區服刑人員動向情況。
走訪到位,全面與重點相結合。按照社區矯正管理要求,對全鎮社區服刑人員、其家屬、村委會逐一進行走訪,全面了解其近期動向,形成家、村、所三聯動管理模式,便于日后教育監管;對嚴管對象加大走訪力度,每月進行兩次思想談話,以談心的方式教育和感化他們,并與手機定位、微信抽查等情況進行對比,從中發現特殊情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矯正措施。
有效管理,執行考核獎懲制。根據社區服刑人員日常遵紀守法、接受監督管理、參加教育學習和社區服務等情況,定期對其接受矯正的表現進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針對違反監督管理規定的社區服刑人員,經教育不改的,給予書面警告并記入個人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