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近年來,大觀區在實施農技推廣補助項目中,以推廣農業科技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科技示范戶為重點,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了項目順利實施,有效引領轄區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項目順利實施。成立了以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專門召開全區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工作任務,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二是積極推廣綠色高效生產技術。按照主導產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確定原則,發布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模式、稻漁(蝦)綜合種養技術模式和水稻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等3個農業優質高效技術模式名錄和小麥科學播種技術、夏玉米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麥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栽培技術、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茄果類蔬菜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集成、水肥一體化技術。
瓜蔞生產技術和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等7個農業主推技術名錄并得到廣泛應用推廣,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超過100%。其中水稻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瓜蔞生產技術、稻漁(蝦)綜合種養技術、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等主推技術依托試驗示范基地進行示范展示,占主推技術總數的100%。
三是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依托省、市培訓平臺,安排8名技術指導員參加省農委將組織開展的2019年全國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采取以會代訓和專題培訓相結合的辦法,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全區37名農技人員參加農業新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業務能力等方面培訓。
通過智慧農技推廣云平臺、科技網絡書屋等多種方式,組織開展農技人員在線學習、互動交流、技術普及等活動,多方式拓展農技推廣服務范圍,創新服務手段,提高為農民服務的針對性、便捷性和時效性,使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成為提升農技推廣服務水平、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同時,還從鄉土專家、種植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骨干中遴選了多名特聘農技員,建立了村級農技服務站,有效解決了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四是加強入戶技術指導。2019年轄區選聘37名技術指導員,繼續深入開展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遴選222戶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示范能力較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種養大戶等作為農業科技示范戶。全年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0.35萬人次,印發技術資料1.2余萬份。
五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完善農技推廣責任制度、農技人員學習制度,制定基層農技人員培訓計劃、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考核管理辦法等,加強項目實施全程監督管理,確保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各項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