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為加強對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管教育,古饒司法所結合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及個性特點,多舉措做好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工作。
規范實施監管教育。未成年人正處于發育和求知階段,有系統地對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開展認罪服法、思想道德、文化知識及法律知識教育非常必要。司法所工作人員首先穩定在社區服刑的未成年人的思想情緒,使他們放下心理包袱,正確對待社區服刑生活。
其次,司法所組織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學習法律法規,增強法制觀念,使他們真正知罪悔過,并對他們進行理想道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構建陽光矯正環境。司法所積極與婦聯、團委等部門加強聯系,根據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思想活躍、精力旺盛等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教活動,為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營造健康向上、寬松文明的矯正環境。
制定個性化矯正方案。通過查閱案卷、檔案信息,以及走訪未成年人親屬、鄰居、村干部等,全面掌握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的犯罪成因、心理特征及性格特點等,制定針對性矯正幫教方案,并建 立起專項個人檔案,詳細記錄未成年矯正人員的成長歷程,并根據成長變化進行調整,進一步確保了矯正方案發揮效力。
進行適當心理引導。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被判刑后由于其心智不成熟,容易留下心理陰影等特性,工作人員應當對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進行適當的心理引導,告訴他們應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如何正確分辨各種社會現象。
做好排查走訪工作。不定期對轄區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進行一對一入戶走訪、社區排查,并約見社區矯正監護人,敦促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確保各項監管制度落實到位,并及時掌控未成年人思想動態,行動軌跡,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社區矯正工作。
開展職業技術培訓,鼓勵自謀職業。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大部分沒有工作。司法所積極和鎮婦聯、團委等部門聯系,不定期開展職業技術培訓,督促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學習勞動技能,為其順利回歸社會就業創造有利條件,防止其閑散在社會上,重新滑向犯罪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