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大家各回自家,不要在外面聚集聊天。”“沒事不要外出,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

連日來,走進廬江縣郭河鎮的大街小巷和鄉村路口,隨處可見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身影,他們正積極協助鎮村干部開展科普宣傳、人員排查和布點設卡等疫情防控工作,成為戰“疫”一線最美“逆行者”。

“我是安徽醫科大學學生孫林,今年二十一歲,中共預備黨員,我想申請加入家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行動中,請組織上批準。”這是2月14日該鎮北圩村黨委負責人收到的又一份大學生“請戰書”。
早在疫情初期,就讀于宿州學院的芮秋豪和張文就主動請纓投身防疫一線,在他們的感召下,梁玲瓏、王浩宇、王家明……等返鄉過春節的莘莘學子紛紛加入行動,他們佩戴著“疫情防控網絡管理員”紅袖章 ,參與小區封閉式管理,走村串戶宣傳科學防控知識,制止聚眾打牌下棋和串門聊天,用身體力行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展現新時代大學生勇于擔當的精神面貌。

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和街道路口是人員密集場所,病毒傳播渠道多,疫情防控任務重。來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青年志愿者主動攬下了這筆“生意買賣”。“大媽,請稍等一下,我給您量一下體溫。”“同志,這是《致廣大居民的一封信》,請你認真看一看。”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張貼標語橫幅、為公共場所消毒、幫助環衛工人清理垃圾和廢棄物……,別看這些志愿者年齡不大,可干起活來特別有耐力。疫情面前顯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這些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報酬的“紅馬甲”,用實際行動兌現了“疫情不散,我就不會退”的錚錚誓言,書寫著一曲曲人間大愛之歌。
“你好,車輛請靠邊停下,請配合做一下登記。” 2月15日,立春后的第一場雪給布點設卡帶來了一定困難,提前結束假期、從黑龍江鶴崗市返崗的機關干部宋顯鶴沒有退縮,身穿雨衣的他頂風冒雪堅守在崗位上,填寫《外來人員情況登記表》、了解外出原因和行程、檢測人員體溫,從不叫累的他把初心寫在崗位,把使命融入行動,一干就是一天。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人在陣地在。風雪之中,關鍵時刻,該鎮203名黨員志愿者沖鋒在前,嚴防死守,減少人員流動,阻斷疫情傳播,黨旗飄飄下107個卡點,構筑著一道道堅固的防疫“屏障”,守護著一方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病無情、人間有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月初六,聞訊家鄉郭河鎮缺少疫情防控物資后,身在異鄉的上海廬江商會王飛會長捐贈1萬只口罩;看到部分居家觀察的武漢返鄉人員生活不方便,種植大戶祝榮華免費送來了蔬菜;夜晚中,一位不留姓名的小伙子給梁橋卡點送來了70個N95型口罩……。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群人溫暖一個鎮。在郭河鎮,哪些默默無聞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志愿者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當中有雙鬢斑白的“五老”人員,有退伍不褪色的退役軍人,也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半邊天”,在這個冬去春來的季節里,那一抹抹靚麗的志愿紅,繪濃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組合畫,廣于流傳,令人動容,為我們點燃了平安之光。